读
尚
书
·
禹
贡
唐
虞
圣
治
隆
,
有
夏
承
神
禹
。
山
川
既
攸
分
,
则
壤
别
九
土
。
成
赋
因
地
生
,
作
贡
非
妄
取
。
敬
德
先
臣
民
,
要
荒
声
教
普
。
大
清
中
外
同
,
幅
员
倍
上
古
。
君
临
实
艰
哉
,
殚
思
御
寰
宇
。
历史怀古
赞颂先王明政
地域描述
歌颂天下
哲学哲理
译文
唐尧和虞舜的治理非常隆重,夏朝继承了神禹的遗志。
山川已经分得很清楚,土地也按照九个区域进行了划分。
诗赋的创作是根据地域产生的,作出的贡献并不是随意取得的。
尊重道德,首先要尊重臣民,边远地区也都能受到教化的普及。
大清王朝的疆域中外一体,幅员面积是古代的数倍。
君王统治天下实在不易,他们竭尽心力来治理整个天下。
赏析
这首清代诗人颙琰的《读尚书.禹贡》描绘了古代中国在唐虞时期(即传说中的尧舜禹时代)的盛世景象,以及夏禹治水后划分九州、因地制宜制定贡赋的情况。诗中强调了禹的德政和对臣民的尊重,以及通过教化使偏远地区也受到文明的影响。清朝疆域广大,超过了古代,而君主治理这样的大国实属不易,需要深思熟虑以统御天下。诗中体现了对古代贤君的敬仰,以及对国家治理智慧的赞美,展现了颙琰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深入理解和感慨。整体风格简练,寓哲理于叙事之中,具有一定的历史韵味和文化内涵。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