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
民谣
警戒

译文

制造兵器(如矛)时,中间的过程让人不忍直视,这将成为终身的羞耻。这是我从某处听闻的事情。
用此作为警戒,以教育我们的后世子孙。

赏析

此诗《矛铭》出自先秦时期,虽无具体作者,但其深意流传至今。诗中以简练的语言,警示后世子孙关于制作武器的道德与责任。“造矛造矛”,开篇直入主题,强调了制造矛这一行为的重要性。“少间弗忍”,提醒在制造过程中,即使稍有不忍之心,也应坚持完成,因为这关乎到使用之人是否能心怀仁慈,避免无辜伤害。“终身之羞”,强调了若因一时不忍而放弃,将带来长久的耻辱和悔恨。“余一人所闻”,表明这是君主或某位权威人士的告诫,希望以此警醒后人。“以戒后世子孙”,明确指出此言是为后代子孙立下的训诫,旨在教导他们对待武器制作的正确态度与道德准则。这首诗简洁有力,通过一个具体的场景——制造矛,传达出深刻的道德哲学思想,即在追求力量与防御的同时,不应忘记人性的光辉与道德的约束。它不仅是对古代工匠的告诫,也是对所有社会成员的启示,提醒人们在行使权力与使用工具时,应保持敬畏之心,谨守道德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