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哲理
言辞
辞语
赞美
离别
悼亡

赏析

这首元代王丹桂的《玉炉三涧雪·双泯》是一首禅宗悟道的诗。诗人以祖道送别的情境为引,探讨的是修行中的重要议题。"祖道将何言说"暗示了在高深的佛法传承中,言语难以完全传达真谛。"正宗著甚谈论"进一步强调真正的佛法不在于空洞的理论讨论,而在于实修和体验。"摇唇调吻早差分"形象地指出,仅凭口头辩论或表面功夫无法真正理解佛法,需要深入内心去体悟。"背了诸仙心印"则表达了对那些只知背诵经典而未能领悟其精神实质者的批评。诗人接着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似此难为举向,不辞略与开陈",意思是面对这样的困境,他愿意尝试简单明了地揭示佛法的真谛。"头头物物露全身"意味着佛法无所不在,一切事物皆可作为修行的启示,旨在启发听者全面认识和接纳。最后,"言下要君承认"则是对听者的一种期许,希望他们在听到这些教诲后能深深认同并付诸实践。整首诗寓言深刻,富有禅意,体现了王丹桂对禅宗修行的独特理解和体验。

猜您喜欢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尼长老请赞
宋·释法薰
住山三十载,潦倒福缘微。全提一著,衲子攒眉。我无沩山之作,汝有铁磨之机。自知水底难捞月,却倩丹青染污伊。
挽宋海印居士二首(其一)
元·魏初
诗酒交亲半老臣,田园成趣自由身。回头行路风波里,得似先生有几人。
魏华甫鹤山书院
宋·叶适
苍崔有顶我为庐,日君月妃霍下趋。梳风洗雨耳自醒,玉帝诏许担宸居。周公仲尼在左右,勘点六籍开凡愚。曾经秦祸多散阙,郑笺毛传悲纷如。精神感通若亲授,损益殷夏还其初。忆君低回校.....
咏史二十一首(其二十)
元末明初·刘基
美人皎如玉,挟瑟升高堂。泠泠向长风,操作孤凤凰。曲度未终竟,玄云蔽穹苍。走兽骇赴林,飞鸟号且翔。高山与流水,日莫空凄凉。
送新罗法师还国
唐·孙逖
异域今无外,高僧代所稀。苦心归寂灭,宴坐得精微。持钵何年至,传灯是日归。上卿挥别藻,中禁下禅衣。海阔杯还度,云遥锡更飞。此行迷处所,何以慰虔祈。
杂挽诗四首(其四)
宋·李之仪
子令钦平昔,多惭接俊游。升堂称有志,执奠叹无由。逝水空归壑,春风忽变秋。箫声到原尽,千载想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