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
王
氏
南
园
看
竹
刘
以
和
携
酒
至
共
酌
林
间
(
其
三
)
磊
磊
苍
苔
石
,
娟
娟
翠
筱
林
。
圃
畦
分
晓
色
,
邻
屋
借
秋
阴
。
日
转
游
丝
细
,
天
寒
聚
雀
深
。
独
无
三
亩
地
,
种
汝
伴
清
吟
。
写景
山水
秋景
情感
抒怀
动物
聚雀
田园
惜时
日转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刘崧在明朝时期访问王氏南园所见的景致。首句"磊磊苍苔石",通过"磊磊"一词,形象地展现了石头上覆盖着厚实的青苔,显示出园子的古老与静谧。"娟娟翠筱林"则描绘了竹林的秀美,"娟娟"形容竹子修长而柔美,给人清新宁静之感。"圃畦分晓色"写出了早晨的田园景色,园中的菜畦在晨光中显得格外分明,透出生机。"邻屋借秋阴"进一步渲染了环境,邻近的房屋投下阴影,为这个季节增添了凉意,也暗示了园子的幽深。"日转游丝细"描绘了太阳移动,光线穿过竹叶间的缝隙,形成细长的光影,增添了动态之美。"天寒聚雀深"则写出天气渐冷,鸟儿聚集在竹林深处取暖,增添了生动的自然景象。最后两句"独无三亩地,种汝伴清吟"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深情,遗憾自己没有足够的土地来种植更多的竹子,只能在心中默许它们陪伴自己的清雅吟咏,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清贫生活的淡然态度。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南园的竹林景色,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
猜您喜欢
春暮过荥泽山下
清·陈以豫
夹路阴垂柳线长,流莺送客出山庄。惜无好梦留春住,愧有閒云笑我忙。斜日渐描人影瘦,落花轻衬马蹄香。回头欲认停车处,谷口烟横暮色苍。
春日闲居三首(其二)
唐·白居易
广池春水平,群鱼恣游泳。新林绿阴成,众鸟欣相鸣。时我亦潇洒,适无累与病。鱼鸟人则殊,同归于遂性。缅思山梁雉,时哉感孔圣。圣人不得所,慨然叹时命。我今对鳞羽,取乐成谣咏。得.....
六年正月二十日,复出东门,仍用前韵
宋·苏轼
乱山环合水侵门,身在淮南尽处村。五亩渐成终老计,九重新扫旧巢痕。岂惟见惯沙鸥熟,已觉来多钓石温。长与东风约今日,暗香先返玉梅魂。
村中闲步
唐·刘得仁
闲共野人临野水,新秋高树挂清晖。不知尘里无穷事,白鸟双飞入翠微。
春日赴独石口作
清·狄觐光
沙卷黄云赴朔边,冰开已过好春天。地犹残雪空三月,人与落花又一年。村户旧巢迟燕到,关山新草尽驼眠。入都多少间儿女,指点风光笑欲颠。
雨过
明·陶安
雨过山添色,推窗翠扑衣。秧随新水长,蝶趁落花飞。江近檐头挂,春从客里归。沙乾聊可步,倚杖绿阴肥。
小步
清末近现代初·缪荃孙
随径三五折,疏林重复重。花幽消艳态,地僻敛寒容。流水竹间寺,夕阳江上峰。若逢真隐者,蜡屐许相从。
早春喜宛平陈健夫枉顾沙亭村居(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怜予栖遁处,谷口四无邻。白鹭须孤往,青山少一人。弄书儿女小,为道岁时新。未有蠲愁物,凭君赋绝伦。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