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
齿
写景
抒情
怀古
地点
情感
思乡
离别
山水
田园
秋节
城市

译文

罗浮山的道士突然带着家小,直接在秦淮河畔选择住宅。
多年奔波劳碌,应该已经踏碎了绿齿(此处可能是形容旅途艰辛),疲惫地成为天涯的过客。
选了一间清闲的房间,位于青溪柳树之外,与隐居的伴侣共同生活。
面对着南方的烟瘴雨雾,岭南的梅花在哪里有消息呢?
还记得那潞亭的树荫下,小小的红莲幕帐中,曾陪伴着朱龄石。
最喜欢的是《九歌》中的诗句,酒后长吟,近于律诗的格调。
谁料想到会在这里相逢,恰巧在桃叶渡的秋江北面迎接。
柴门对着的,是蒋山朝夕变化的碧绿景色。

赏析

这首清代诗人龚翔麟的《无俗念·喜翁山移家白门》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场景。诗中,罗浮道士带着家人迁居至秦淮河边,选择了一个宁静的柳溪边的房屋,过起了隐逸生活。他们踏碎了岁月的痕迹,远离了天涯的漂泊,与自然和谐共处,期待着岭南的岭梅能带来温暖的消息。诗人回忆起过去在通潞亭阴下的时光,那里曾有红莲小幕,陪伴着朱龄石,共同欣赏美妙的《九歌》诗句,酒后吟咏,意境悠然。然而,世事变迁,如今他们与世隔绝,不期而遇的漂泊生涯,恰似在桃叶秋江北的偶然相逢。诗人想象着,他们的新居柴门紧闭,每日都能面对蒋山的碧绿,朝夕相伴,尽享宁静与自然之美。整首诗以清新淡雅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往友情的怀念,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闲适之情。

龚翔麟

190首
文学家。又号稼村,晚号田居。康熙二十年中顺天乡试乙榜。由工部主事累迁御史,有直声,致仕归。工词,与朱彝尊等合称浙西六家,著有《田居诗稿》、《红藕庄词》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