沔
县
诸
葛
公
庙
沔
水
东
流
日
向
西
,
武
侯
祠
庙
背
江
湄
。
鞠
躬
有
象
真
王
佐
,
宁
静
如
神
实
帝
师
。
且
受
书
生
今
一
拜
,
不
嫌
名
士
古
相
知
。
请
看
一
统
华
夷
日
,
可
似
三
分
汉
贼
时
。
怀古
写水
地点
赞颂
秋节
悼亡
读感怀
译文
1、沔水向东流去,太阳向西边落下,武侯祠庙背靠着江边。
2、他的鞠躬尽瘁的形象就像真正的王佐,他的宁静致远的精神实质上是一位帝师。
3、且让我这个书生向他致敬,不嫌弃与古代的名士和知交相提并论。
4、请看如今中国和四夷(古代泛指周边少数民族及地区)统一的日子,已经不再是三国分裂、汉贼争斗的时期了。
赏析
这首明代末期清初诗人魏际瑞的《沔县诸葛公庙》描绘了诸葛亮祠庙的景象,以及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首句“沔水东流日向西”以自然景象起笔,暗示时光流逝,暗寓诸葛亮的丰功伟绩如同江水般绵延不断。次句“武侯祠庙背江湄”点出祠庙的位置,临近江边,环境肃穆。“鞠躬有象真王佐,宁静如神实帝师”两句高度赞扬诸葛亮的智谋和人格魅力,称他为真正的帝王辅佐者,他的沉着冷静如同神明一般,是后世尊奉的帝师。接着,“且受书生今一拜,不嫌名士古相知”表达了诗人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仰,即使身为书生,也要前来拜祭,不介意与古代名士结下深厚的知己之谊。最后两句“请看一统华夷日,可似三分汉贼时”,诗人通过对比,希望后世能记住诸葛亮辅佐刘备建立大一统局面的历史功绩,而不是那个分裂动荡的三国时代,表达了对诸葛亮维护国家统一的深深敬仰。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洁,充分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和平统一的向往。
猜您喜欢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江行吊宋齐邱
宋·辛弃疾
尝笑韩非死说难,先生事业最相关。能令父子君臣际,常在干戈揖逊间。秋浦山高明月在,丹阳人去晚风闲。可怜千古长江水,不与渠侬洗厚颜。
钓台
宋·李清照
巨舰只缘因利往,扁舟亦是为名来。往来有愧先生德,特地通宵过钓台。
小雨初霁
宋·陆游
归来偶似老渊明,消渴谁怜病长卿。小雨染成芳草色,好风吹断画檐声。剪灯院落晨犹冷,卖酒楼台晚旋晴。莫道此翁游兴懒,兰亭禹寺已关情。
过伊仆射旧宅
唐·李商隐
朱邸方酬力战功,华筵俄叹逝波穷。回廊檐断燕飞去,小阁尘凝人语空。幽泪欲乾残菊露,馀香犹入败荷风。何能更涉泷江去,独立寒流吊楚宫。
过灵隐寺至石人岭有怀钝丁借秋阁礼九莲观音之约
清·朱枫
花飞欲尽奈何春,赖此扶筇自在身。涧水有香松粉落,寺门无路蕨拳新。深林数笋频留步,远壑寻源屡问人。回首借秋高阁上,隔年尚滞九莲因。
清江图
元·贡性之
江驿背孤城,江流绕舍清。露枰松下弈,驿骑柳边行。帆落晴窗影,钟传雨寺声。堆床馀简帙,列座总耆英。燕语能留客,鸥驯解结盟。诗邮趋堠吏,衙鼓集关兵。薄俸尊仍满,新知盖屡倾。不.....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