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
迹
亭
谁
谓
金
丹
可
驻
颜
,
空
遗
亭
像
凤
台
山
。
虎
铅
龙
汞
今
何
在
,
秋
月
春
花
岁
自
闲
。
蹑
履
仙
踪
存
石
上
,
入
天
层
塔
半
云
间
。
我
来
欲
询
飞
升
术
,
辽
海
何
时
跨
鹤
还
。
写景抒情
怀古
咏物
抒情
哲理
秋景
写山
怀旧
情感
自然
动物
译文
谁说金丹可以驻颜(使人保持青春)?结果只是空留亭台像在凤台山上。
虎形铅与龙形汞如今在何处?时光荏苒,就像秋月与春花,岁月自会悠闲地过去。
在石头上留下了仙人的足迹,这些足迹表明他们曾在此处留下踪迹。他们进入了高耸的塔中,似乎在云间穿梭。
我来到这里想要询问飞升之术(寻求长生不老的方法),不知道何时能像辽海中的仙鹤一样飞升还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对古代炼丹术的反思与对自然之美的向往。首句“谁谓金丹可驻颜”提出疑问,质疑长生不老药的可行性,引出对永恒与短暂的思考。接着“空遗亭像凤台山”表达了一种空幻感,亭台楼阁虽在,但真正的长生之术却已无处寻觅。随后,“虎铅龙汞今何在”进一步强调了追求长生不老的虚妄,将炼丹所需的材料比喻为虎铅和龙汞,暗示这些物质虽实有,但长生之梦终归是幻。“秋月春花岁自闲”则转向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四季变换的自然景象来衬托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循环,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接下来,“蹑履仙踪存石上,入天层塔半云间”描绘了一幅仙人遗迹的景象,石上留下的足迹仿佛诉说着过往的仙人故事,而“入天层塔半云间”则展现了超凡脱俗的意境,塔身隐于云雾之中,增添了几分神秘与高远。最后,“我来欲询飞升术,辽海何时跨鹤还”表达了诗人对仙术的渴望与对自由飞翔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奈与期待,似乎在询问何时能实现这样的理想,何时能像仙人一样自由地跨越辽阔的海域,乘鹤飞翔。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幻想,探讨了生命的意义、自然的美以及对超越世俗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猜您喜欢
待旦
宋·陆游
晨光残淡月,急点杀寒更。历历记孤梦,悠悠带宿酲。揽衣推枕起,乱发绕床行。叹息人间事,还随初日生。
六言
宋·陈起
破窗有子书鸦,杜门无客尝茶。春事应怜幽独,隔墙飞过杨花。
怀净土诗(其七)
元末明初·梵琦
莲宫只在舍西头,易往无人著意修。三圣共成悲愿海,一身孤倚夕阳楼。秋阶易落梧桐叶,夜壑难藏舴艋舟。幸有玉池凫雁在,相呼相唤去来休。
河传
清·杨继端
雨过。林霁。嫩凉初到,新秋天气。穿针恰上曝衣楼。同倚。晚霞如织绮。七襄轧轧何时歇。经年别。人世休嫌拙。渡银河,灵鹊多。蹉跎。海枯情不磨。
即事
清·爱新觉罗·弘历
崇邱倚杵玉绳低,开锦风前百鸟啼。山体静存云幻动,马头东向雾迷西。溶溶澹带晨蟾影,??幽寻野鹿蹊。讵为盘游恣从兽,诘戎深意此中稽。
玉女庙
唐·吴融
九清何日降仙霓,掩映荒祠路欲迷。愁黛不开山浅浅,离心长在草萋萋。檐横渌派王馀掷,窗袅红枝杜宇啼。若得洗头盆置此,靓妆无复碧莲西。
乳源出水岩采雪花赠高士周孝廉诩
明末清初·屈大均
乳山多异卉,岁晏发寒林。不作冰霜色,谁知草木心。幽香盈石室,素影傍瑶琴。迟暮吾何惜,凭将答所钦。
秋日集汝申使君喜雨作时潘生对奕久之
明·胡应麟
淅沥寒声绕画墙,高梧飞叶半银床。珠帘乍卷三秋色,玉局徐生五夜凉。南国蕙兰应被野,西郊禾黍渐登场。酣歌不是耽行乐,二顷城头有汶阳。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