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山水
地点
秋节
咏物
抒情
佳节
夏至
茅屋
尘缘

译文

1、招提寺是何代开辟的?峡谷的形势似乎盘旋而成。
2、四野的景色尽收窗中,三座山峰平展现在栏杆之外。
3、佛寺仿佛从兜率天宫降临,香气在竹林间弥漫,更显得清新。
4、我希望能摆脱尘世的烦恼,从此在茅庵中修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峡山寺的壮丽景色与宁静氛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寺庙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首联“招提何代辟,峡势似盘成”,开篇即以“招提”点出寺庙所在,暗示其历史悠久,而“峡势似盘成”则以生动的比喻描绘出峡山的险峻与蜿蜒,为后续景色的铺陈奠定了基础。颔联“四野窗中尽,三山槛外平”,进一步展示了寺庙所处的广阔视野与宁静环境。通过“四野”与“三山”的对比,既突出了视野的开阔,又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这里的“尽”与“平”字,分别从视觉和心理层面,强调了空间的无限延伸与内心的平静。颈联“梵随兜率落,香过竹林清”,将视线转向寺庙内部与周边环境的融合。这里,“梵随兜率落”描绘了寺庙内宗教活动的庄严与神圣,而“香过竹林清”则通过香气的流动,展现了自然与宗教的和谐共存,以及寺庙环境的清新宜人。尾联“欲谢尘缘去,茅庵从此营”,表达了诗人对遁入空门、远离尘世的向往与决心。通过“欲谢尘缘”这一愿望的表达,以及“茅庵从此营”的实际行动,展现了诗人对精神自由与内心宁静的追求。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峡山寺及其周边环境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寺庙的庄严与宁静,也传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之情。

猜您喜欢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西雨轩
明·袁华
拄笏朝看爽气生,捲帘晚见湿云横。漏天未补娲皇石,噀酒俄倾蜀客觥。阊阖风来先拂奥,桑榆日薄又开晴。载歌暮捲西山雨,始信王郎负盛名。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减字木兰花·溪山夜雨,摹董北苑
清末近现代初·程颂万
睡云刚醒。大地山河慵不整。白屋清泉。可许闲人作地仙。矮亭修竹。鸡犬为留云里宿。亦可孤蓬。藏在冥蒙不漏风。
清江图
元·贡性之
江驿背孤城,江流绕舍清。露枰松下弈,驿骑柳边行。帆落晴窗影,钟传雨寺声。堆床馀简帙,列座总耆英。燕语能留客,鸥驯解结盟。诗邮趋堠吏,衙鼓集关兵。薄俸尊仍满,新知盖屡倾。不.....
秋日圆明园即景
清·爱新觉罗·弘历
红叶千林似锦张,秋容端不让春光。南轩日暖帘初捲,曲沼波寒鱼半藏。战雨晚桐漏疏影,冒霜早菊先重阳。平添诗客三分兴,熟境应忘若个忘。
奉和过旧宅应制
隋末唐初·上官仪
石关清晚夏,璇舆御早秋。神麾飏珠雨,仙吹响飞流。沛水祥云泛,宛郊瑞气浮。大风迎汉筑,丛烟入舜球。翠梧临凤邸,滋兰带鹤舟。偃伯歌玄化,扈跸颂王游。遗簪谬昭奖,珥笔荷恩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