署
中
竹
园
偶
成
(
其
三
)
閒
立
望
龙
沙
,
春
风
几
万
家
。
晴
云
团
野
色
,
白
日
入
山
斜
。
见
地
即
栽
竹
,
无
心
学
种
花
。
孤
亭
时
一
立
,
几
点
夕
阳
鸦
。
写景
春天
抒情
田园
写鸟
动物
大雁
夕阳
译文
閒立望龙沙,春风几万家:闲暇地站在龙沙上远望,春风拂过数万家。
晴云团野色,白日入山斜:晴朗的天空下,云彩汇聚成团,展现出田野的色彩。太阳渐渐斜入山中。
见地即栽竹,无心学种花:看到空地就栽上竹子,没有心思去学习种花。
孤亭时一立,几点夕阳鸦:孤独的亭子旁我偶尔会站一站,看见夕阳余晖映衬着几只乌鸦。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内心世界的平和。首句“閒立望龙沙”,开篇即以“閒立”二字点出诗人闲适自在的心境,眺望远方的龙沙,引人遐想。接着,“春风几万家”一句,以春风拂过千家万户,渲染出春意盎然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生机勃勃的生命力。“晴云团野色,白日入山斜”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壮丽与和谐。晴朗的云彩汇聚成团,映衬着广阔的田野,而夕阳西下,阳光斜照在山峦之上,形成一幅动人的画面。这里运用了色彩对比和光影变化,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和动态美。“见地即栽竹,无心学种花”两句,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见解和生活态度。他选择栽植竹子而非花朵,或许是因为竹子象征着坚韧不拔和高洁的品质,更符合他内心的追求。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诗人的个性,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和尊重。最后,“孤亭时一立,几点夕阳鸦”两句,以孤亭为背景,夕阳下的乌鸦点缀其间,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孤独的氛围。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表达了他在自然中的孤独与思考。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赞美,以及在自然中寻求心灵平静的生活态度。
猜您喜欢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
上巳日作
清·爱新觉罗·弘历
良辰南苑畅登临,婉娩青春即渐深。蛾月一痕刚挂汉,莺时几树欲笼阴。悦怀诗境无边富,蓄眼韶光底用寻。猎罢佽飞陈马技,聊徵故事射华林。
宫怨
唐·司马扎
柳色参差掩画楼,晓莺啼送满宫愁。年年花落无人见,空逐春泉出御沟。
草色
清·爱新觉罗·弘历
一带裙腰幕地青,扶舆春色已形形。向阳远入烟光薄,傍渚平分水黛泠。谁道文章属桃李,几多生意罨轩軨。所欣在彼不在此,早见来牟绿满町。
如梦令·春景
清·沈榛
袅袅垂杨临水。庭下杏花开未。明月蓦移来,透破玉床鸳被。无寐。无寐。又被鸟声惊起。
怀净土诗(其七)
元末明初·梵琦
莲宫只在舍西头,易往无人著意修。三圣共成悲愿海,一身孤倚夕阳楼。秋阶易落梧桐叶,夜壑难藏舴艋舟。幸有玉池凫雁在,相呼相唤去来休。
踏莎行(其三)
宋·秦观
晓树啼莺,晴洲落雁。酒旗风飐村烟淡。山田过雨正宜耕,畦塍处处春泉漫。踏翠郊原,寻芳野涧。风流旧事嗟云散。楚山谁遣送愁来,夕阳回首青无限。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