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边塞
冬天题材的
抒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北行途中在长安的所见所感。首句“沽酒长安日暮寒”,点明了地点和时间,长安的日暮时分,寒气袭人,诗人选择在此刻饮酒取暖,营造出一种孤独而深沉的氛围。接着,“风尘马上一冬残”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骑马穿越风尘,冬末时节的景象,暗示了旅途的艰辛与漫长。“荆高饮去馀燕市”这一句,借用了荆轲和高渐离的故事,以及燕市的历史背景,表达了对古代英雄豪情的怀念。荆轲与高渐离是战国时期燕国的著名人物,他们的故事充满了慷慨悲壮的气息。在这里,诗人通过“饮去”二字,似乎在说,那些曾经的豪情壮志已经随风而去,如今的燕市,又如何能承载起那份意气?最后一句“此地今谁意气看”,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站在历史的交叉点上,发出感慨:在这片土地上,又有谁能像荆轲和高渐离那样,展现出真正的意气风发呢?这句话不仅表达了对古代英雄的敬仰,也流露出对当下世态炎凉的无奈与反思。整首诗以景入情,以史喻今,通过对个人经历与历史故事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既有对过往英雄时代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的深刻洞察。

猜您喜欢

中原民谣·渡浮桥
宋·周麟之
渡浮桥,黄流喷薄翻云涛。骈头巨舰寸金纤,翼以巨木维虹腰。戍河老兵三太息,顾语行人泪沾臆。去年造桥民力殚,今年过桥车毂击。只愁屡坏费修营,追呼无时困征役。前月南朝天使来,欲.....
白马篇
隋·杨广
白马金贝装,横行辽水傍。问是谁家子,宿卫羽林郎。文犀六属铠,宝剑七星光。山虚弓响彻,地迥角声长。宛河推勇气,陇蜀擅威强。轮台受降虏,高阙剪名王。射熊入飞观,校猎下长杨。英.....
满江红·题画寿总宪龚芝麓·赠友
明末清初·吴伟业
顾盼雄姿,数马槊、当今谁比。论富贵、刀头取办,只应如此。十载诗书何所用,如吾老死沟中耳。愿君侯、誓志扫秦关,如江水。烽火静,淮淝垒。甲第起,长安里。尚轻它绛灌,何知程李。.....
从军行(其三)
明·薛蕙
征人怨苦寒,关塞更漫漫。石堡依山峻,沙场并海宽。徒行随博望,仗剑斩楼兰。邀取麒麟画,祇令后代看。
赠别三首(其二)
宋·周密
野梅发崇冈,寒日惨不舒。单车骋长道,怅怅无安居。梦寐日以劳,晤语日以疏。边城足飞雁,因寄江南书。
暮春杂诗(其一)
明·贝琼
世乱疲奔走,空伤万事非。塞鸿还北度,戎马未南归。乐土居人散,丰年野客饥。闭门风雨过,一径落红稀。
大都杂诗四首(其四)
元·宋本
形势全燕拥地灵,梯航万国走王城。狗屠已仕明天子,牛相宁知别太平。玄武钩陈腾王气,白麟赤雁入新声。近来朝报多如雨,不见河南召贾生。
天阴
宋·丘葵
天阴尽日黯无光,白骨纵纵横地霜。真鞑未多多伪鞑,拒王不罪罪勤王。昔持耒耜今兵革,人食糟糠马稻粱。正似镬汤无冷处,年三十六死为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