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
送别
冬雪
路途艰辛

译文

第一句:“车驰一路静无哗,司马题桥今莫誇。”可以翻译为:“马车一路飞驰无声响,司马题桥如今已不再夸耀。”这句诗描绘了车行一路上的宁静,不再有嘈杂的声响,而昔日司马题桥的荣耀也已不再夸耀。
第二句:“天为旅人添好事,雪非诗意不飞花。”可以解释为:“上天为旅途的人带来美好的事情,雪也不甘落后地以美丽的诗意纷纷飘洒。”这里,作者认为旅人有了上天的帮助,且天空中飞舞的雪花都带着诗的意味。
第三句:“空林落寞栖巢鸟,茅屋依稀卖酒家。”直译为:“空寂的森林里只有巢鸟孤独栖息,依稀可以看见那家茅屋似乎还开着一个酒肆。”这句诗描绘了空旷的森林和孤独的茅屋,暗示着一种孤独和寂寞的氛围。
第四句:“嗟我仆夫殊老马,涂迷日暮怅三叉。”可以译为:“可叹我的仆夫与老马相依为命,在黄昏时分迷失了道路,惆怅地徘徊在三叉路口。”这里作者通过描述仆夫和老马的境遇,表达了对迷失方向和未来迷茫的忧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坐轿子从东阳前往金华途中所见的雪景与心境。首句“车驰一路静无哗”描绘了旅途的宁静,接着“司马题桥今莫誇”则以典故引入,暗含对过往功名的淡然态度。接下来,“天为旅人添好事,雪非诗意不飞花”两句,将自然景象与诗人的主观感受巧妙结合,表达了诗人对雪中景色的喜爱和诗意的感悟。“空林落寞栖巢鸟,茅屋依稀卖酒家”描绘了雪后空旷的树林与远处隐约可见的酒肆,营造出一种悠远而略带孤独的氛围。最后,“嗟我仆夫殊老马,涂迷日暮怅三叉”表达了诗人对随行仆役的感慨以及在日暮时分迷失道路的惆怅,体现了旅途中的艰辛与复杂心情。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旅途中的自然风光与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旅途的深思。

猜您喜欢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送韦处士归省朔方
唐·赵嘏
映柳见行色,故山当落晖。青云知己殁,白首一身归。满袖萧关雨,连沙塞雁飞。到家翻有喜,借取老莱衣。
寄福建杜廉访使君
元·范梈
臬府群工表,言官百世公。君王资稷契,台阁起黄龚。吴越联闽服,蛮夷偃汉风。九州诸道右,一柱众流中。虎豹精神肃,豺狼道路通。青冥行劲锐,白日贯精忠。斧绣扬秋隼,泉阿达夜蛩。壶.....
洛桥北亭诏饯诸刺史
唐·张说
离亭拂御沟,别曲舞船楼。诏饯朝廷牧,符分海县忧。股肱还入郡,父母更临州。扇逐仁风传,车随霖雨流。恩光水上溢,荣色柳间浮。预待群方最,三公不远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