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
咏
五
代
史
(
其
三
)
汉
杨
邠
陛
下
禁
声
自
有
臣
,
不
知
大
体
汉
杨
邠
。
直
教
礼
乐
为
虚
器
,
悉
罢
朝
廷
荫
出
身
。
晚
节
广
延
门
下
客
,
敢
言
谏
立
耿
夫
人
。
也
知
史
传
真
堪
用
,
课
吏
多
抄
亦
雅
驯
。
咏史怀古
情感
赞颂
读书
译文
翻译为:陛下沉默时自然有臣子代为发言,然而,这(的行为)不是全然理解国家大体的做法,如汉代那位权臣杨邠一般。
翻译为:(这样直接)把礼乐当成无用之物,(废除了朝廷对人才出身高低的偏爱),使其(即才华)被充分埋没。
翻译为:晚些时候(君主)会广泛招揽接纳其门下的宾客,(对于决策提出不同意见和看法的表达方式之一),或许是向陛下建议纳取耿夫人入宫的事。
翻译为:(也知道)史传中真实的记载(在现实中)是有用的,(尽管有时对官员进行严格的教育需要采取抄写经典的方式,但也能展现出高雅而规矩的仪态)。
赏析
这首清代许传霈的《分咏五代史(其三)汉杨邠》描绘了杨邠作为臣子对朝廷事务的直言进谏和改革主张。首句“陛下禁声自有臣”暗示杨邠敢于在君主面前表达意见,表明他的忠诚与责任感。次句“不知大体汉杨邠”则以杨邠为例,强调他不顾个人安危,坚持原则。“直教礼乐为虚器,悉罢朝廷荫出身”两句,批评当时的朝廷制度过于形式化,杨邠主张废除不必要的礼仪和官位世袭,体现了他对公正和效能的追求。接下来,“晚节广延门下客,敢言谏立耿夫人”描述杨邠晚年接纳贤良之士,积极进谏,并支持耿夫人参与决策,显示出他的开明和贤德。最后两句“也知史传真堪用,课吏多抄亦雅驯”则赞扬杨邠懂得历史的真实价值,认为应重视文献记录,同时要求官员严谨工作,体现了他的治国智慧和严谨态度。整体上,这首诗通过杨邠的事迹,赞扬了他的正直和改革精神。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贺李鸿章六十寿联
清·郭柏荫
为四海苍生,祝南极寿星不老;有六旬莱子,知北堂爱日方长。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