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怀古
抒情
友情
慰问
赞美
山水

译文

你的文笔高妙无比,作品独特卓越,之后的人们无不对你的成就心悦诚服。
今天我们看到的那些地位显赫的达官贵人,其中很多人当年曾是你在学术上的弟子,都曾是你指点过的学生。
那些后生们,捧着经书瞻仰你授课时的风采,听你讲经;郎官们也和你共享食物,共同接受华贵的待遇。
感谢你远道寄来的表达相思之情的诗作,它慰藉了我这个在南方流离失所的逐臣。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通过对比现实与过去,表达了诗人对于人才选拔和官员品德的反思。开篇“健笔高科早绝伦”一句点明崔博士的才华横溢,在科举考试中表现出众;“后来无不揖芳尘”则指他在仕途上也颇有建树,留下了佳话。接着,“遍看今日乘轩客,多是昔年呈卷人”两句通过对比,表明当今能够坐在车上的人,往日都是通过考试选出的士子,这里暗含了一种对于现实与理想不符的感慨。因为在古代,坐轩辇车乃是官员的特权,是身份地位的一种象征。“胄子执经瞻讲坐,郎官共食接华茵”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学者与官员共同研讨经书、共进美食的情景。“胄子”通常指的是儒家學者,“郎官”则是低级官职的统称。这里展示了一个理想化的文化和政治场景,学者与官员在一起探讨学问,共同享受着物质与精神的滋润。最后两句“烦君远寄相思曲,慰问天南一逐臣”则是诗人对崔博士表示关切之情,希望他能寄来思念之曲,并询问在遥远的南方工作的官员的情况。这里体现了诗人对于朋友的深厚情谊和对同僚的关心。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描绘,表达了一种怀旧的情感以及对人才选拔和官员品德的反思,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情感。

刘禹锡

810首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赠户部尚书。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汉族,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