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
孙
道
士
归
杭
送
雁
南
飞
十
五
年
,
朔
风
吹
雪
上
华
颠
。
梨
花
的
的
疑
蝴
蝶
,
燕
子
深
深
似
杜
鹃
。
东
野
先
生
愁
外
句
,
西
湖
处
士
梦
中
缘
。
抱
琴
独
去
知
无
奈
,
一
棹
春
江
水
拍
天
。
送别
写景
情感
怀古
写雪
地方
西湖
地点
春江
抒情
译文
送别的大雁向南飞了十五年,北风呼啸,雪花飘落在头发上。
梨花盛开的样子令人疑心是蝴蝶,燕子在深处的巢里,它们的叫声仿佛杜鹃啼鸣。
这位东野的先生在他的诗句中流露出忧愁之外的情感,而西湖的隐士则在他的梦中与这段情缘相遇。
抱着琴独自离开时我无奈地意识到这一点,我的行舟将在春江的波涛中前进,直至水天相接之处。
赏析
这首诗《送孙道士归杭》由元代诗人袁桷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送别之情与自然之美的交融。首联“送雁南飞十五年,朔风吹雪上华颠”以雁南飞的景象起笔,暗喻时间的流逝和离别的哀愁。雁群南迁,象征着季节更替与人生的变迁,而“朔风”与“雪”则增添了离别的凄凉氛围。同时,“华颠”二字形象地描绘出送行者头发斑白的苍老形象,流露出岁月无情、人生易老的感慨。颔联“梨花的的疑蝴蝶,燕子深深似杜鹃”运用比喻手法,将梨花比作翩翩飞舞的蝴蝶,燕子的低飞又让人联想到杜鹃啼血的哀怨。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也寓含了对逝去时光的追忆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颈联“东野先生愁外句,西湖处士梦中缘”引用唐代诗人孟郊(字东野)和宋代诗人林逋(号处士,西湖隐士)的典故,表达了对古代文人雅士生活情趣的向往和对自身无法达到那种境界的遗憾。孟郊的诗句常带愁绪,林逋则以隐居西湖著称,这两句诗借古人之语,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尾联“抱琴独去知无奈,一棹春江水拍天”以“抱琴独去”描绘出诗人孤独前行的形象,暗示了面对离别时的无力感和无奈。而“一棹春江水拍天”则以壮阔的春江水波,象征着广阔无垠的人生旅途,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巧妙引用,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和对生命、时间的深刻思考。
袁桷
330首
举茂才异等,起为丽泽书院山长。成宗大德初,荐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进郊祀十议,礼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请购求辽、金、宋三史遗书。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讲学士。泰定帝泰定初辞归。桷在词林,朝廷制册、勋臣碑铭,多出其手。卒谥文清。著有《易说》、《春秋说》、《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猜您喜欢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酬对雪见寄
唐·许浑
飞度龙山下远空,拂檐萦竹昼濛濛。知君吟罢意无限,曾听玉堂歌北风。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