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
舍
书
事
五
首
(
其
一
)
客
景
真
愁
绝
,
凄
凉
倍
旧
年
。
草
穿
沙
嘴
缩
,
云
住
屋
头
偏
。
灶
冷
厨
烟
湿
,
窗
低
檐
溜
悬
。
畏
寒
难
出
户
,
尽
日
得
高
眠
。
写景
写物候
冬季
表达凄凉情感
室内外环境
译文
客居他乡的景色真是令人愁苦至极,凄凉之情比往年更甚。
草丛穿过沙滩,沙嘴在风中缩回,云朵停在屋顶上空,偏向一边。
灶台冷清,厨房里炊烟湿润,窗户低矮,屋檐上垂下串串水滴。
因为寒冷难以出门,只能整天待在家里睡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客舍时的孤独与忧愁,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冬日客舍的萧瑟景象。首句“客景真愁绝”,直接点明了诗人面对客居环境时的深切愁绪,一个“真”字强调了愁绪的真实与强烈。接下来,“凄凉倍旧年”一句,将当前的愁绪与往年进行对比,突出了今年的愁苦更加深重,流露出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草穿沙嘴缩,云住屋头偏。”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荒凉与孤寂。草尖穿透沙地,显得生命力微弱;云朵停留在屋檐之上,似乎不愿离去,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压抑的氛围。“灶冷厨烟湿,窗低檐溜悬。”灶台冷清,炊烟湿润,暗示了生活条件的简陋与艰苦;窗户低矮,檐下的水流悬挂,既描绘了物理空间的特点,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单调。“畏寒难出户,尽日得高眠。”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因寒冷畏惧外出,只能在室内度过漫长的一天,选择高枕无忧地睡眠。这不仅反映了身体的不适,更深层地揭示了心灵的疲惫与逃避现实的心态。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细腻的笔触,成功地捕捉并传达了客居异乡的孤独、忧郁与对温暖、安宁生活的渴望,具有较强的情感共鸣力和艺术感染力。
袁桷
330首
举茂才异等,起为丽泽书院山长。成宗大德初,荐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进郊祀十议,礼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请购求辽、金、宋三史遗书。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讲学士。泰定帝泰定初辞归。桷在词林,朝廷制册、勋臣碑铭,多出其手。卒谥文清。著有《易说》、《春秋说》、《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猜您喜欢
独游南静川
宋·王禹偁
高车岭上无人见,南静川中信马行。多谢仙娥相管顾,远擎松雪助诗情。
除夜客怀
明·浦源
火冷空斋夜掩霜,明朝新岁在殊方。故乡亲老谁相守,独对寒灯泣数行。
南康除夜(其一)
明·郭奎
去年马上折梅花,今夕匡庐度岁华。风雪苦寒如北土,每因时节恨无家。
寄题赵山台莲花方丈
宋·释道璨
四壁纵横都十尺,门对若耶溪水碧。画阑漠漠吹香风,绿窗练练浮秋色。中有诗家白玉颜,饮露沐芳度朝夕。当轩大坐眼波横,只许诗人来入室。
送王生归家
明·罗伦
王家兄弟好,吾道在南安。礼乐开三极,阴阳浑一丸。春深冰自水,人去雪犹寒。天末凉风起,浮云正好看。
和荅诗十首(其七)和松树
唐·白居易
亭亭山上松,一一生朝阳。森耸上参天,柯条百尺长。漠漠尘中槐,两两夹康庄。婆娑低覆地,枝干亦寻常。八月白露降,槐叶次第黄。岁暮满山雪,松色郁青苍。彼如君子心,秉操贯冰霜。此.....
苦寒行
魏晋·曹操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水.....
正月三日饮玉成宅得冬字
明·左光斗
庭院深深乐事重,雨馀滑屐更相从。屯云古树依城湿,著席寒梅照眼浓。语燕流莺声渐遍,远山高阁望全封。醉来忘却经三日,谈笑依稀似去冬。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