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
安
玉
虚
观
南
轩
感
事
偶
书
五
首
(
其
二
)
古
观
久
荒
凉
,
寂
然
外
人
境
。
草
木
既
蓁
芜
,
风
雨
亦
颓
陨
。
我
来
一
粪
除
,
地
净
窗
为
冂
。
晨
光
散
桐
阴
,
夕
照
落
柏
影
。
置
以
六
尺
床
,
度
此
三
伏
永
。
终
朝
餍
清
凉
,
半
夜
或
凄
冷
。
客
至
共
浮
瓜
,
睡
馀
独
煮
茗
。
遥
闻
斗
筲
儿
,
争
夺
沸
蛙
黾
。
街
头
米
十
千
,
旱
井
费
縻
绠
。
对
我
脱
粟
盘
,
徐
餐
休
祝
鲠
。
写景
抒情
怀古
民谣
田园
地点
古观
夏季
客来情景
译文
古观已经荒芜许久,寂静无人知晓的境界。
草木已经茂盛长成丛,风雨也让它们颓败倒塌。
我来此清理打扫,地净窗明如初。
晨光穿过桐树的阴影,夕阳照在柏树的影子下。
放置一张六尺长的床,在此度过炎热的夏季。
整天都感到清凉舒适,但半夜可能会感到有些凄冷。
客人来了一起吃西瓜,睡完觉后独自煮茶。
遥远的听到有小孩子争吵,如同争夺蛙鸣一般激烈。
市面上的米价涨到每千钱一升,连干井都需要人工从深处抽取水上来取水井费用极高。
面对我的是一盘糙米饭,慢慢吃不用着急噎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者在古观中静居的生活状态。开篇"古观久荒凉,寂然外人境"两句,生动地勾勒出一幅幽深冷清的山观图景。"草木既蓁芜,风雨亦颓陨"则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变化。接下来的"我来一粪除,地净窗为冂"显示了隐者的生活自给自足,简朴而不失整洁。"晨光散桐阴,夕照落柏影"捕捉到了日出日落的宁静美景,隐者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趣。"置以六尺床,度此三伏永"则是隐者在炎热夏季寻找凉爽之地,以渡过酷暑。"终朝餍清凉,半夜或凄冷"表达了隐者对自然界温度变化的感受。"客至共浮瓜,睡馀独煮茗"描绘了隐者与来访客人共同享用瓜果,以及在睡醒时自己品味茶香的生活片段。"遥闻斗筲儿,争夺沸蛙黾"则是对远处厨房里做饭声响,以及小动物争食情景的细腻描写。最后,"街头米十千,旱井费縻绠"表达了隐者对于外界物价的了解和对干涸井水的担忧。"对我脱粟盘,徐餐休祝鲠"则是隐者在田间劳作后,悠然享用简单食物的情景。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隐者的宁静与自足,以及他与自然环境之间和谐共生的状态。
猜您喜欢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醒园茶楼联
清·吴恭亨
忍独为醒;有如此园。
酬对雪见寄
唐·许浑
飞度龙山下远空,拂檐萦竹昼濛濛。知君吟罢意无限,曾听玉堂歌北风。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