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
谷
辞
为
黄
时
雍
尊
人
赋
兰
之
生
兮
于
彼
空
谷
,
抱
幽
贞
兮
不
群
以
独
。
白
石
兮
清
泉
,
纷
紫
茎
兮
冒
寒
。
渌
兰
之
香
兮
扬
扬
,
汎
光
风
兮
朝
阳
。
谷
无
人
兮
自
芳
,
谷
有
人
兮
吾
与
子
兮
徜
徉
。
谷
中
之
人
兮
清
且
真
,
不
可
见
兮
徒
名
闻
。
仰
丹
崖
兮
千
仞
,
思
委
佩
兮
江
滨
。
折
芳
兮
谁
赠
,
羌
云
路
兮
愁
人
。
抚
瑶
琴
兮
叹
息
,
长
寄
情
兮
斯
文
。
写物抒情
咏物言志
写花抒情
山水田园
抒情言志
译文
兰花生长在那空旷的山谷,它怀抱幽香,不同于一般的花朵,独自开放。
白色的石头旁边有清澈的泉水,紫色的花茎在寒风中显得格外鲜明。
兰花的香气飘荡,在阳光照耀下更显光彩。
山谷中若无人,兰花依旧独自芬芳;若有人来,我便与你一同徜徉其中。
山谷中的人,他们的品性清纯而真实,虽然我们看不见他们,但他们的名声却广为流传。
抬头仰望那高耸的红色山崖,我思念着把佩饰丢在江边的往事。
折下芳香的花朵,却无人赠送,这令人愁云满面。
我抚摸着瑶琴叹息,把这份情感寄托在文字之中。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顾清的《兰谷辞》是一首咏兰诗,通过对兰花生长环境的描绘,展现了其高洁孤傲的品质。"兰之生兮于彼空谷",开篇即以兰花生长在深山幽谷之中,象征其清高独立的人格。"抱幽贞兮不群以独",进一步强调了兰花坚守节操,与众不同的特性。"白石兮清泉,纷紫茎兮冒寒",通过环境的刻画,如白石清泉和紫色的兰茎在寒气中绽放,烘托出兰花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渌兰之香兮扬扬,汎光风兮朝阳",描述兰花香气四溢,随晨光而起,展现出其生机盎然的一面。"谷无人兮自芳,谷有人兮吾与子兮徜徉",表达诗人与友人一同欣赏兰花,共享宁静美好的时光。"谷中之人兮清且真,不可见兮徒名闻",赞美兰花的清雅与真实,虽隐逸却声名远播。最后,诗人借"仰丹崖兮千仞,思委佩兮江滨",表达了对兰花品格的仰慕,以及对远方的怀念和失落。整首诗以兰为载体,寓言君子之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富有哲理,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高洁品性的追求。
猜您喜欢
和赵茂州即事六首(其三)
宋·郭印
人事都无喜宴安,懒于喧处竞追攀。惊残午梦风推户,压尽炎威雪满山。无主岩花时解笑,近人林鸟亦知还。应怜朝市区区者,方寸何曾顷刻闲。
同郭十题杨主簿新厅
唐·高适
华馆曙沈沈,惟良正在今。用材兼柱石,闻物象高深。更得芝兰地,兼营枳棘林。向风扃戟户,当署近棠阴。勿改安卑节,聊闲理剧心。多君有知己,一和郢中吟。
董静传挂冠四圣观
宋末元初·仇远
静挼秋渌洗荷衣,问隐孤山只鹤随。得酒可谋千日醉,挂冠犹恨十年迟。云和家有仙人谱,石鼎今无道士诗。莫对梅花谈世事,此花曾见太平时。
或遗以两大瓢因寓物外兴
宋·陆游
槲叶为衣草结庐,生涯正付两葫芦。名山历遍家何有,尘念空来梦欲无。野鹤巢云元自瘦,涧松埋雪定非枯。悠然但觅高楼醉,何处人间无酒徒。
呈幕府诸公
宋·陆佃
十年骑马困京尘,乞得州来颍水滨。苔藓满庭无字押,莲花全幕是诗人。楼台雪后如闻雨,歌舞尊前祇看春。半刺会须拌共醉,银条方共德争醇。
摘安石榴赠刘孝威诗
南北朝·王筠
中庭有奇树,当户发华滋。素茎表朱实,绿叶厕红蕤。既标太冲赋,复见安仁诗。宗生仁寿殿,族代河阳湄。有美清淮北,如玉又如龟。退书写虫篆,进对多好辞。我家新置侧,可求不难识。相.....
咏家酝十韵
唐·白居易
独醒从古笑灵均,长醉如今敩伯伦。旧法依稀传自杜,新方要妙得于陈。井泉王相资重九,曲糵精灵用上寅。酿糯岂劳炊范黍,撇篘何假漉陶巾。常嫌竹叶犹凡浊,始觉榴花不正真。瓮揭开时香.....
寄谢高先辈见寄二首(其一)
唐·齐己
穿凿堪伤骨,风骚久痛心。永言无绝唱,忽此惠希音。杨柳江湖晚,芙蓉岛屿深。何因会仙手,临水一披襟。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