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
梦
(
其
二
)
风
轮
小
劫
病
天
魔
,
一
枕
颓
云
散
髻
螺
。
龙
树
药
王
医
不
得
,
手
拈
红
豆
示
维
摩
。
记梦
疾病
医疗
自然
神秘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病弱中挣扎的画面,诗人以"风轮小劫病天魔"起笔,形象地刻画了自己在疾苦中的状态,仿佛被风轮般的病痛所困扰,如同遭受天魔侵袭。"一枕颓云散髻螺"进一步描绘了诗人身心疲惫,连发髻都散乱如颓云,形象生动。然而,尽管龙树(佛教中智慧的象征)和药王都无法治愈这深重的病症,诗人却以"手拈红豆示维摩"作结,暗示了内心的坚韧与超脱。红豆在中国文化中常代表相思,此处可能是诗人借红豆寄托对解脱或精神慰藉的向往,类似于佛家的维摩诘经中的智慧与慈悲。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内心世界和对超越世俗痛苦的追求。
孙原湘
782首
孙原湘(1760~1829)清代诗人。字子潇,一字长真,晚号心青,自署姑射仙人侍者,昭文(今江苏常熟)人。清嘉庆十年(1805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充武英殿协修。不久得疾返里不出,先后主持玉山、毓文、紫琅、娄东、游文等书院讲席,学生多有成就。他擅诗词,主张“性情为诗之主宰”。又工骈、散文,兼善书法,精画梅兰、水仙。诗文与同时期的王昙、舒位鼎足,并称“后三家”或“江左三君”。著有《天真阁集》。一字长真,晚号心青,自署姑射仙人侍者。清嘉庆十年(1805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充武英殿协修。不久得疾返里不出,先后主持玉山、毓文、紫琅、娄东、游文等书院讲席,学生多有成就。他擅诗词,主张“性情为诗之主宰”。又工骈、散文,兼善书法,精画梅兰、水仙。诗文与同时期的王昙、舒位鼎足,并称“后三家”或“江左三君”。著有《天真阁集》
猜您喜欢
王良百一诗(其九十五)
唐·徐成
肺毒若生疮,医之要肺凉。贴药虽宜洗,可用甘草汤。
题江干初雪图
宋·释了元
此身何补一毫芒,三辱清时政事堂。病骨未为山下土,尚寻遗墨话存亡。
王良百一诗(其六十七)
唐·徐成
治疗皆凭药,就中风也难。七朝疑似退,火烙大无端。
子温作驱疮诗伯初与顾景蕃皆属和蕃以谓不当止酒初以谓宜鍊元气予亦戏次其韵
宋·张扩
小儿私化权,令行错穷冬。淫疡薄皴肤,欲战垒块胸。道人寖不平,怒发忽上冲。馋夫犹收痂,义士唯吮痈。快无仙爪爬,滥有苦剂攻。坐令费讥诃,沾汗文字中。虎头笔有神,众妖避其锋。似.....
病中答黄全之
明·佘翔
伏枕当春暮,穷愁岂有宽。腰应疑沈约,鬓已似潘安。诗草床头废,烟花梦里看。多君金石赠,病起欲加餐。
夜梦与罗子和论药名诗
宋·朱翌
钻破故纸我拙计,该贯众史子得意。签排百部象齿悬,陟釐万张蝇头字。分甘遂如百两金,作苦耽成五车记。地锦天花出妙机,琼田水英生爽气。诗成欲度甫白前,冠弹请继王阳起。天门冬夏鸢.....
武夷有感(其十)卧
宋·白玉蟾
岩下烟深人不来,白云寂寂掩苍苔。松花落地鸟声寂,一枕清风送梦回。
破阵子·晓行
明末清初·万树
惊起鼠声窣窣,催行灯影幢幢。紧约臂围双袖月,低压眉棱一帽霜。连云溪路长。续梦兴中易破,寻诗囊底多荒。渐觉乱山迎面绿,恰喜朝暾射眼黄。垆头蒸饼香。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