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退
仿
写景抒情
咏物抒情
情感
写水
春水
女性

译文

一份才情和一份情感交织在一起,非常巧妙且深沉,绝不是表面上的轻松简单。
美丽得可以倾国倾城的女子,偶尔遇到需要一些福分,而守宫之女(古代对宫女的称呼)的退隐更显得她们的美丽鲜明。
裙边上的蝴蝶被郎君轻轻捉住,而袖子上的花枝则仿佛是姊妹们用唾沫吹成。
她仙气飘飘的气质与众不同,如若来到春水中,仿佛春水都被她的容颜照亮,显现出清丽无比的模样。

赏析

这首清代诗人孙原湘的《画舫四首(其二)》描绘了一幅精致而微妙的情感画面。首句“一分才调一分情”,表达了才情与情感的紧密相连,暗示主人公的才华与内心世界的丰富。"全是玲珑不是轻"进一步强调了人物的细腻心思和深沉情感,并非肤浅。接下来,“倾国偶逢须福分”暗示了主人公偶遇佳人的幸运,同时也揭示了缘分的重要性。“守宫才退更鲜明”则描绘了在某种情境下,人物的美态更为突出,可能是指在紧张或变化中展现出的别样风采。“裙边蝴蝶郎持定”通过比喻,写出了男子对女子的专注和呵护,如同蝴蝶紧握花蕊。“袖上花枝姊唾成”则以女性的娇憨动作,展现了两人的亲密无间和情趣。最后两句,“仙骨未容人仿佛,自临春水照盈盈”,赞美了主人公如仙子般的气质,无人能及,她独自在春水边照影,那份清雅与自得之情溢于言表。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一段才子佳人的微妙情感,以及他们之间的互动和各自独特的魅力。

孙原湘

782首
孙原湘(1760~1829)清代诗人。字子潇,一字长真,晚号心青,自署姑射仙人侍者,昭文(今江苏常熟)人。清嘉庆十年(1805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充武英殿协修。不久得疾返里不出,先后主持玉山、毓文、紫琅、娄东、游文等书院讲席,学生多有成就。他擅诗词,主张“性情为诗之主宰”。又工骈、散文,兼善书法,精画梅兰、水仙。诗文与同时期的王昙、舒位鼎足,并称“后三家”或“江左三君”。著有《天真阁集》。一字长真,晚号心青,自署姑射仙人侍者。清嘉庆十年(1805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充武英殿协修。不久得疾返里不出,先后主持玉山、毓文、紫琅、娄东、游文等书院讲席,学生多有成就。他擅诗词,主张“性情为诗之主宰”。又工骈、散文,兼善书法,精画梅兰、水仙。诗文与同时期的王昙、舒位鼎足,并称“后三家”或“江左三君”。著有《天真阁集》

猜您喜欢

过僧竹院
唐·周贺
一生爱竹自未有,每到此房归不能。高人留宿话禅后,寂寞雨堂空夜灯。
追思柳恽汀洲之咏尚有遗妍因书一绝
宋·寇准
杳杳烟波隔千里,白蘋香散东风起。日落汀洲一望时,愁情不断如春水。
虞美人(其三)月下听琴,西湖作
宋·吕胜已
横波清剪西湖水。黛拂吴山翠。藕丝衫子水沈香。坐久冰肌玉骨、起微凉。金徽泛柳听佳句。叠叠胎仙舞。曲终松下小磐桓。风露泠泠、直欲便骖鸾。
画堂春·湖上采莲
清·赵我佩
画船箫鼓泛银塘。高挑十二纱窗。晚妆新试碧罗裳。水面风凉。一片棹歌声急,采莲齐唱红腔。兰桡归去藕花香。闲煞鸳鸯。
明月棹孤舟
明末清初·屈大均
恁似桃花容易醉,芳颜拼、一春憔悴。怕见青山,芙蓉叠叠,为似个人云髻。点点襟前红是泪,浣教去、旧痕没计。乳燕谁家,啼鹃何代,忍说废兴详细。
太常引·松风
明·陶安
怪龙涌起半天潮。惊破月明宵。爽籁自然调。来慰藉、山中寂寥。瑶琴罢鼓,茶铛息沸,一片奏仙韶。两耳洗烦嚣。且莫效、当时弃瓢。
蝶恋花(其三)癸丑春日将归洞庭,闺中诸姊妹投赠诗词以为祖饯之意,予亦悲感交集,谱此以别
清·许德蘋
小院重门深锁紧。秋月春花,消得闲愁闷。道是闷愁消得尽。那知对景添长恨。昨夜东风来衮衮。墙角梅花,特报春来信。只恐韶华真一瞬。此情脉脉萦方寸。
赠道者
唐·朱庆馀
独住神仙境,门当瀑布开。地多临水石,行不惹尘埃。风起松花散,琴鸣鹤翅回。还归九天上,时有故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