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
发
井
陉
北
斗
错
落
南
斗
横
,
出
门
骑
马
鸡
初
鸣
。
残
月
倒
衔
太
行
尾
,
朔
风
忽
作
胡
笳
声
。
我
行
西
出
井
陉
口
,
气
酣
拔
剑
凌
幽
并
。
东
方
半
明
犹
未
明
,
仰
见
废
垒
高
峥
嵘
。
英
雄
成
败
讵
足
论
,
韩
信
去
后
休
谈
兵
。
上
倚
巉
岩
下
深
泽
,
背
水
之
战
非
上
策
。
左
车
奇
计
果
见
用
,
十
万
雄
师
竟
谁
惜
。
古
今
形
势
未
必
同
,
俯
仰
沧
桑
已
陈
迹
。
攒
青
叠
翠
一
千
尺
,
山
鸟
山
花
送
行
客
。
黄
云
黯
黯
寒
压
关
,
涧
道
阴
阴
水
激
石
。
水
溅
溅
,
石
齿
齿
,
颇
牧
何
人
思
将
士
?
挂
刀
夜
起
行
朔
方
,
功
成
竭
帝
明
光
里
。
写景
边塞
怀古
抒情
励志
古今对比
冬景
咏史
译文
北斗星错落有致,南斗星横陈天际,出门时骑着马,恰逢鸡鸣初响。
残月仿佛倒挂在太行山的尾部,北风骤起,胡笳的声音随之响起。
我向西走出了井陉口,气概豪迈,拔出剑来,直指幽州和并州。
东方刚半明却又尚未完全明,抬头看见废弃的堡垒高耸险峻。
英雄的成败哪里值得讨论,韩信离开后就不要再谈论兵法了。
那里倚靠着险峻的岩石,下面深泽幽深,背水一战的策略并不是最佳选择。
左车的妙计最终被采用,十万雄师竟然无人珍惜。
古今形势未必相同,俯瞰人间,世事已经变迁。
青翠的山色层层叠叠,高达一千尺,山鸟山花欢送远行的客人。
黄云阴沉沉地压迫着关口,涧道阴暗,水流冲击着山石。
水溅溅地流淌,石齿齿地排列,谁在思念将军和士兵?
挂上刀剑,夜间起身前往朔方,功成名就后回到帝都的光辉之地。
赏析
这首清代诗人顾光旭的《夜发井陉》描绘了一幅夜晚出行的壮丽景象和历史沉思的画面。首句“北斗错落南斗横”,以星象起兴,暗示时间之晚,而“出门骑马鸡初鸣”则写出黎明前的寂静与行动。接下来的诗句通过“残月倒衔太行尾”、“朔风忽作胡笳声”展现了边塞特有的苍凉与壮烈。诗人行至井陉口,豪情勃发,“气酣拔剑凌幽并”,显示出他的英勇与决心。“东方半明犹未明”进一步渲染了黎明前的黑暗,而“废垒高峥嵘”则寓含着历史的沧桑感。诗人感慨英雄成败难以评说,以韩信为例,提醒读者不必过于执着于军事策略。“上倚巉岩下深泽,背水之战非上策”是对古代战争智慧的反思,暗示了智谋的重要性。然而,诗中也表达了对左车奇计的肯定,尽管十万雄师的命运令人惋惜。诗人以历史为鉴,认为古今形势虽有变化,但沧桑巨变中仍有值得学习的教训。最后,诗人以自然景色收束,“攒青叠翠一千尺,山鸟山花送行客”,展现出大自然的生机与友爱。而“黄云黯黯寒压关,涧道阴阴水激石”则描绘了环境的严酷,诗人借景抒怀,表达了对边关将士的深深敬意。整首诗情感饱满,既有个人的豪迈,又有对历史的深沉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边塞情怀和历史感慨。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钱清夜渡
宋·陆游
轻舟夜绝江,天阔星磊磊。地势下东南,壮哉水所汇。月出半天赤,转盼离巨海。清晖流玉宇,草木尽光彩。男子志功名,徒死不容悔。坐思黄河上,横戈被重铠。晚途虽益困,此志顾常在。一.....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折槛行
唐·杜甫
呜呼房魏不复见,秦王学士时难羡。青衿胄子困泥涂,白马将军若雷电。千载少似朱云人,至今折槛空嶙峋。娄公不语宋公语,尚忆先皇容直臣。
满江红·东阿道中
明·俞彦
荏苒征途,马首外、黄埃飞灭。渐初夏、麦寒西陇,草熏南陌。平楚澹烟迷云鹜,乱山落照闻啼鴂。只玉骢、飘泊未归来,心慵怯。名与利,多生劫。劳和恨,他生业。怕镜中不似、去家时节。.....
挽夏继军联
清·左宗棠
壮志挽宗邦,剧时犹带吴钩看;宦游悲末路,老去方知蜀道难。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