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
悼亡
写景
秋节
怀古
抒情
写山
秋意
节气
忧伤情感

译文

可怜这无限的江山,不应该让英雄的豪情短少。
悠悠万古的岁月,沉沉的长夜,人间已经历了无数的世事变迁。
独自站在苍茫的大地上,呼天不应,碧空无际,感到了无尽的孤独和寂寞。
想起当年手持拐杖和鞋子(形容当年或往昔),树林密集幽深,谁又能理解这份凄凉的心情呢?
山脉起伏不平,仿佛是历史的堆砌,面对着西风,远处的山峦如人沉睡。
秋天的景色逐渐老去,落叶萧萧而下,平林如醉人般沉醉。
我也像一片飘零的叶子,百年之间何所求?人生就像寄居一般短暂。
眼前泪水朦胧中仔细辨认着荒芜的坟墓,等待何时能够到达那样的境界(即某种期望或目标的实现)。

赏析

这首词以深沉的情感和壮阔的景象,表达了对历史沧桑与个人命运的感慨。"可怜无限江山,未应短尽英雄气",词人感叹江山依旧,但英雄已逝,流露出对往昔英雄人物的怀念和惋惜。"悠悠万古,沉沉长夜,人间何世",描绘出时间的漫长和世事的变迁,让人感到人生的短暂和无常。"独立苍茫,呼天不语,碧空无际",词人独自面对广阔的天地,显得孤独而无奈,呼唤苍天却得不到回应,表达出内心的迷茫和哀愁。"念当年杖履,森森万木,更谁识凄凉意",回忆过去,那些曾经的繁华已成过眼云烟,无人能理解此刻的孤寂。"历乱冈陵堆起,对西风远山如睡",描绘了墓地周围的荒凉景色,西风中的远山仿佛在沉睡,增添了悲凉的气氛。"秋容渐老,萧萧落木,平林如醉",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衰败和词人的哀伤情绪。"我亦飘零,百年何许,人生如寄",词人自比飘零之人,感叹生命的短暂和无依,人生如同寄居。最后,"整朦胧泪眼,荒丘细认,待何时至",泪水模糊中,词人只能默默辨认着荒丘,期待着未来的某个时刻。整体来看,梁启勋的这首《水龙吟》以深沉的笔触,借重阳前的扫墓之行,抒发了对历史、英雄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猜您喜欢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