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
海
潮
·
乍
浦
天
妃
宫
观
潮
扶
桑
缥
缈
,
霓
光
龙
采
,
金
宫
砥
柱
银
涛
。
烽
堠
星
罗
,
营
屯
棋
布
,
惊
看
碧
浪
迢
遥
。
万
叠
捲
鲛
绡
。
恍
琼
鳌
驾
水
,
白
马
凌
霄
。
一
蹴
春
霆
,
千
寻
秋
雪
势
滔
滔
。
几
回
目
眩
魂
摇
。
羡
东
南
形
胜
,
奇
绝
神
皋
。
云
佩
庄
严
,
绣
幢
屹
峙
,
沧
波
昼
夜
腾
骄
。
浴
日
海
门
潮
。
更
昏
微
朏
魄
,
时
共
盈
消
。
闻
说
蓬
瀛
,
鼍
梁
虚
驾
笑
秦
桥
。
写景
咏物
地点
抒情
赞美
写水
写海
佳节
怀古
豪放
译文
扶桑景象缥缈,霓裳般的霞光和龙形光彩交错,金色宫阙与银涛相依为柱。
烽火台像星星一样散布,军营屯落棋盘般布局,令人惊异地看到碧浪迢迢,层层叠叠卷起像鲛人的绸缎。
仿佛有琼鳌驾水而行,白马直冲云霄。
脚步轻快如春雷一踏,身形高耸如秋雪千寻,气势滔滔。多次令人目眩神摇。
羡慕东南之地的地形优势,它的神奇和美丽无比。
云佩庄严而美丽,绣幢高耸而稳固,沧海波涛日夜奔腾而骄傲。在日出的海门处潮水汹涌。
天色昏暗时星辰隐约可见,共同迎接新的开始或消逝。
据说蓬莱仙境、瀛洲仙岛等地有虚设的桥梁供人欢笑地跨越。
赏析
这首《望海潮》描绘了乍浦天妃宫的壮观景象与观潮的壮丽场景。开篇以“扶桑缥缈,霓光龙采,金宫砥柱银涛”起笔,将读者带入一个神秘而辉煌的世界,金碧辉煌的宫殿矗立在银色的波涛之上,犹如神话中的仙境。接下来,“烽堠星罗,营屯棋布,惊看碧浪迢遥”,描绘了远处烽火连天,军营密布的景象,与碧蓝的海浪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又壮阔的氛围。“万叠捲鲛绡,恍琼鳌驾水,白马凌霄”几句,通过细腻的比喻和想象,展现了海浪翻滚如鲛绡般的美丽,以及仿佛神兽驾驭海水,白马跃上云霄的奇幻景象。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美,也融入了神话色彩,增加了诗歌的浪漫气息。“一蹴春霆,千寻秋雪势滔滔”则进一步描绘了海浪的动态之美,如同春雷般的一蹴而起,又如千寻之高的秋雪般汹涌澎湃,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海潮的气势磅礴。“几回目眩魂摇,羡东南形胜,奇绝神皋”表达了诗人对这一地区独特地理环境的赞叹,以及对眼前景象的震撼感受。接着,“云佩庄严,绣幢屹峙,沧波昼夜腾骄”继续赞美这里的庄严与壮观,云彩装饰的庄严景象与屹立的绣幢,与日夜奔腾的波涛相映成趣。最后,“浴日海门潮,更昏微朏魄,时共盈消”描绘了海潮与月相的互动,海潮似乎在沐浴着日出的光辉,而月亮的盈亏变化与海潮的涨落相呼应,增添了诗歌的自然哲学意味。“闻说蓬瀛,鼍梁虚驾笑秦桥”则是以传说中的蓬莱仙岛和古代桥梁为喻,表达了对理想世界和历史的向往与反思,使得整首诗在描绘现实美景的同时,也蕴含了对超脱现实、追求理想境界的思考。综上所述,《望海潮》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乍浦天妃宫及其周边海域的壮丽景色,融合了自然景观、神话传说、历史反思等多个层面,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佳作。
猜您喜欢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