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夕
闻
雁
萧
萧
落
木
黑
波
生
,
烛
暗
杯
空
三
四
声
。
芦
作
绿
花
枝
尚
脆
,
菰
垂
白
露
米
先
倾
。
我
来
宾
至
飞
回
处
,
君
向
人
归
厌
历
程
。
燕
子
轻
身
真
自
喜
,
不
堪
此
际
有
逢
迎
。
写景
秋景
咏物
大雁
情感
离别
芦花
白露
译文
萧瑟的落叶在黑暗的水面上飘荡,烛光昏暗,杯中已空,只能听到三三两两的声音。
芦苇丛中开出的绿花,花枝仍然清脆,白露时节,菰米的果实垂落欲滴。
我来到这里就像飞鸟归巢的归处,而你则向人世归去,感到厌倦了漫长的旅程。
燕子轻盈的身姿真的让人自喜,但在这时候的相逢却无法接受这种迎送。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王跂的《是夕闻雁》描绘了一幅秋夜景象。首句“萧萧落木黑波生”,通过“萧萧”和“黑波”展现了秋夜的寂静与水面上的暗影,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次句“烛暗杯空三四声”,进一步描绘了烛火微弱,酒杯空置,只有三四声轻轻的响动,暗示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境。第三句“芦作绿花枝尚脆,菰垂白露米先倾”,通过芦苇的嫩绿花朵和挂着白露的菰米,展现出初秋的清新与物候的变迁,同时也寓含时光流逝的感慨。最后一句“燕子轻身真自喜,不堪此际有逢迎”,以燕子的自由自在反衬诗人内心的无奈,表达了诗人对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繁琐人世应酬的厌倦。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通过自然景象和生活细节,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现实中的孤寂感。
猜您喜欢
旅舍
宋·陆游
寺钟吹动四山昏,系缆来投江上村。木落不妨生意足,水归犹有涨痕存。炉红手暖书差健,鼎沸汤深酒易温。勿为无年忧寇窃,狺狺小犬护篱门。
怀净土诗(其七)
元末明初·梵琦
莲宫只在舍西头,易往无人著意修。三圣共成悲愿海,一身孤倚夕阳楼。秋阶易落梧桐叶,夜壑难藏舴艋舟。幸有玉池凫雁在,相呼相唤去来休。
馀杭醉歌赠吴山人
唐·丁仙芝
晓幕红襟燕,春城白项乌。只来梁上语,不向府中趋。城头坎坎鼓声曙,满庭新种樱桃树。桃花昨夜撩乱开,当轩发色映楼台。十千兑得馀杭酒,二月春城长命杯。酒后留君待明月,还将明月送.....
河传
清·杨继端
雨过。林霁。嫩凉初到,新秋天气。穿针恰上曝衣楼。同倚。晚霞如织绮。七襄轧轧何时歇。经年别。人世休嫌拙。渡银河,灵鹊多。蹉跎。海枯情不磨。
秋日圆明园即景
清·爱新觉罗·弘历
红叶千林似锦张,秋容端不让春光。南轩日暖帘初捲,曲沼波寒鱼半藏。战雨晚桐漏疏影,冒霜早菊先重阳。平添诗客三分兴,熟境应忘若个忘。
车过武胜关雪中购得兰数本
清末近现代初·陈曾寿
车行楚豫交,蜿蜒入山腹。矫首望雄关,势绝天地蹙。一脊界江河,向背异寒燠。雪峰袭云衣,漠漠烟生玉。涛凝叠嶂松,翠压一涧竹。峥嵘幻冰花,僵踣慨众木。野人市修兰,仓卒得一束。坚.....
菩萨蛮·秋夜
清·翁舆淑
浅云行散红霞敛。敛霞红散行云浅。中正月亭空。空亭月正中。砌蛩吟雨细。细雨吟蛩砌。灯烬欲阑更。更阑欲烬灯。
青鸟泉
唐·张乔
祗此沉仙翼,瑶池似不遥。有声悬翠壁,无势下丹霄。净濑烟霞古,寒原草木凋。山河几更变,幽咽到唐朝。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