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
哲理
抒情
写山
怀古
友情
感悟
感慨时世

译文

野老居住在蜗牛般的房屋里,渔翁驾着像梭子一样的船。
他们各自过着不同的生活,但都寄居在这片山川之间。
鱼儿喜欢在浮动的阳光下游动,但常常被鱼饵所吸引。
它们应当选择泥沙中的生活,却为何会向往深水中的平静呢?
人生中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生活而努力,经历着各种各样的旅程。
如果想要安身立命,那么追求圣贤的道理是必不可少的。
世人都看重眼前的快乐,小喜小乐常常令人心满意足。
朝菌和蟪蛄为了生存而争斗,只争朝夕,不分大小年。
多谢那些繁华世界中的人,他们的厚意似乎对我有些怜悯。
凫和鹤虽然不同类,但它们的本性却是相似的,都是为了生存而不断努力。
不必多疑也不必占卜,内心的感受是真实的。

赏析

这首清代诗人曾灿垣的《卜居》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画面。首句“野老蜗牛舍”以蜗牛比喻隐士的简陋居所,暗示了诗人对淡泊生活的向往。次句“渔翁梭子船”则展现出渔夫自在的生活方式,两者虽不同,但都寓居于山水之间。接下来,诗人通过“倏鱼”和“胠泥沙”的形象,表达了鱼儿对于自由的渴望,即使被捕获,也希望能回归深渊。这暗喻人各有志,即使身处尘世,内心深处可能仍向往圣贤的境界。“人生各有营,阅途纷万千”揭示了人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每个人都在各自的道路上追求。然而,“苟欲宅其身,岂不在圣贤”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道德高尚的理想。“世人尚眉睫,小喜快当前”批评了世人过于追求眼前的小快乐,而忽视了生命的深度。诗人以“朝菌与蟪蛄”为例,指出生命短暂,不应过于计较得失。“多谢繁华子,厚意似微怜”是对那些看似关心他人,实则肤浅的人的婉转讽刺。最后,“凫鹤不相续,贱性靡所迁”表明诗人坚守自我,不受外界影响,而“不疑又何卜,中情良谓然”则是对自己内心坚定信念的肯定,认为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隐逸生活为背景,寓言深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和对世俗价值观的反思。

猜您喜欢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冬日同何似公伍国开有开暨仁伯弟定国安国侄驼山寻梅赋
明·李孙宸
昔曾京国看梅树,盘里疏条映雪清。一枝两枝移近案,四筵宾客酒同倾。尔时作客空相忆,梦魂几越驼山侧。驿使迢遥书寄稀,罗浮月冷无消息。自从休沐返林邱,赏心还逐旧同游。同游多住梅.....
咸阳逄卜师颜照磨
明·殷奎
故人已别十年过,衰鬓相逢半已皤。共挽客衣怜道路,又持使节傍关河。归来西掖清光近,坐对南山爽气多。庭下鸟啼人吏散,紫薇花发柰君何。
寄芸敏京师
清·陈书(伯初)
北雁不来秋雨稀,湖云衔日游人归。轩窗卧愁诗又瘦,稻粱晚熟螯难肥。去年花黄蝴蝶飞,登堂别君觞交挥。诗书制序石林至,丰采映壁如云翚。我今不乐辞庭闱,君复流连淹帝畿。僧房独榻亦.....
幽居遣怀三首(其三)
宋·陆游
习气深知要扫除,时时褊忿独何欤。呼童不应自生火,待饭未来还读书。世态讵堪闲处看,俗人自与我曹疏。作诗未必能传后,要是幽怀得小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