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阳
台
·
右
台
埽
墓
,
郁
郁
悲
怀
。
绵
绵
细
雨
,
坟
前
留
连
久
坐
,
不
禁
泪
下
草
色
含
春
,
梅
枝
带
露
,
数
行
垂
柳
眉
生
。
凹
凸
云
山
,
观
来
翠
黛
千
层
。
疏
篱
茅
屋
闻
厖
吠
,
听
流
泉
、
断
续
低
鸣
。
墓
门
横
。
触
目
伤
情
,
何
日
能
平
。
秋
心
结
就
何
时
解
,
叹
朝
朝
暮
暮
,
只
自
眉
颦
。
绞
结
中
肠
,
丝
丝
欲
理
难
清
。
纷
纷
细
雨
催
归
去
,
却
一
肩
、
绕
遍
深
林
。
几
牵
萦
。
青
冢
巍
巍
,
渺
渺
仙
軿
。
悼亡
写景
情感
山水
秋天
春雨
亲情
离别
怀念旧情
译文
草地上春色盎然,梅花枝头带着露水,几行垂柳的枝叶像眉毛一样生长。
凹凸不平的云山,看起来像翠绿色的千层山峰。
听到篱笆和茅屋旁传来犬吠声,又听到流水泉源断断续续的低鸣声。墓门横在眼前。
眼前的景象令人感到悲伤,什么时候这种情况能够平息呢?
秋天的忧思何时能解开呢?叹息着朝朝暮暮,只有自己的眉头紧锁。
内心纠结,思绪如丝般缠绕,想要理清却难以做到。
纷纷细雨催促着归去,却只能肩并肩地走过深林。这种牵挂和萦绕在心头的感觉太让人难过了。
青色的坟墓高耸巍峨,远方的仙车如梦如幻。
赏析
这首《高阳台》描绘了一幅凄美的扫墓场景,充满了浓郁的哀愁与怀念之情。开篇以“草色含春,梅枝带露”渲染出春天的生机与清新,但紧接着“数行垂柳眉生”和“凹凸云山,观来翠黛千层”则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仿佛在春意盎然中隐藏着无尽的悲伤。“疏篱茅屋闻厖吠,听流泉、断续低鸣”两句,通过犬吠声和断续的流水声,进一步营造了墓地的寂静与孤独感,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哀思的氛围之中。“墓门横。触目伤情,何日能平”直接表达了作者面对墓地时的深深哀痛,以及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秋心结就何时解,叹朝朝暮暮,只自眉颦”则将情感推向高潮,用“秋心”比喻内心的忧愁,感叹时间的无情流逝,只能独自愁眉不展。接下来,“绞结中肠,丝丝欲理难清”形象地描绘了内心的痛苦与纠结,难以排解。“纷纷细雨催归去,却一肩、绕遍深林”写出了细雨中的归途,虽然想要离开,但内心的情感却如同绕遍深林一般,难以摆脱。最后,“几牵萦。青冢巍巍,渺渺仙軿”以青冢和仙軿为象征,表达了对逝者的深深怀念与哀悼,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的终将逝去,留下的是无尽的思念与缅怀。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在清明时节扫墓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也有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无限遐想。
猜您喜欢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东寺寒泉
明·王越
一曲清泉绕寺流,老怀应共此泉幽。吟乘雨气清诗骨,醉吸冰花涤酒愁。天巧凿开云窟冷,地灵分出海门秋。饮牛洗耳浑閒事,留与征人照白头。
送韦处士归省朔方
唐·赵嘏
映柳见行色,故山当落晖。青云知己殁,白首一身归。满袖萧关雨,连沙塞雁飞。到家翻有喜,借取老莱衣。
秋夜怀云崖禅友
清·释敬安
云外佳期才一晤,人间小别又三秋。谁知夜静溪声里,明月怀君独倚楼。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
寄芸敏京师
清·陈书(伯初)
北雁不来秋雨稀,湖云衔日游人归。轩窗卧愁诗又瘦,稻粱晚熟螯难肥。去年花黄蝴蝶飞,登堂别君觞交挥。诗书制序石林至,丰采映壁如云翚。我今不乐辞庭闱,君复流连淹帝畿。僧房独榻亦.....
鹦鹉曲·忆难鸣山旧游
元·冯子振
鸡鸣山下荒丘住。客吊古问驿亭父。几何年野屋丛祠,灭没犁烟锄雨。默寻思半晌无言,逆旅又催人去。指峰前代好磨笄,是血泪当时洒处。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