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
怀旧抒情
夏天写景
端午节
儿时回忆

译文

回忆儿时,佳节已经到了端午节。
摘下石榴花插在短发上,采来蒲草和艾草编织成床边挂饰。夏季的时光特别长。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儿时对端午节的美好回忆。通过“折得榴花簪短鬓,采来蒲艾缚匡床”这两句,诗人细腻地展现了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以石榴花装饰发髻,用菖蒲和艾草布置床铺,这些细节生动地勾勒出节日的氛围。而“函夏日方长”则表达了对夏日漫长时光的感慨,与端午节的庆祝活动相映成趣,共同营造出一种温馨、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整体而言,这首《忆江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生活场景,唤起了人们对传统节日美好记忆的共鸣,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家庭、节日和自然的深厚情感。

猜您喜欢

端午即事
宋·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二十)
宋·释崇岳
今朝五月端午节,衲僧门下无一说。千妖百怪自潜踪,万里长天一条铁。
端午贴子词·皇太后阁六首(其一)
宋·周麟之
皋月乘天数,慈闱奉母仪。灵芝三万岁,乐府有新词。
六年立春日人日作
唐·白居易
二日立春人七日,盘蔬饼饵逐时新。年方吉郑犹为少,家比刘韩未是贫。乡园节岁应堪重,亲故欢游莫厌频。试作循潮封眼想,何由得见洛阳春。
端午偕补金小岩半樗山子光云守之观竞渡遂至海幢寺还过洋商肆楼登海珠寺炮台(其二)
清·李兆洛
浩荡珠江碧水湾,接连花地启禅关。一条果市人阗咽,百尺经楼佛空间。白足有贤思入社,青畦无数当看山。壁间小记题吾友,可惜斯游未及攀。
南柯子/南歌子(其二)广德道中遇重午
宋·韩元吉
野杏遝枝熟,戎葵抱叶开。村村箫鼓画船回。客里不知时节、又相催。角黍堆冰碗,兵符点翠钗。去年今日共传杯。应捻榴花独立、望归来。
满江红·初夏
明末清初·王夫之
霞映晴空,惊晓梦、馀寒消尽。日影转、绿阴叠叠,碎痕红印。燕子归来憨不语,柳塘樾径都相认。尽从今、长日小楼空,无人问。浮萍叶,鱼难信。商陆子,鹃犹恨。怕黄梅雨浥,湿烟还困。.....
烛影摇红·甲寅除夕
清·况周颐
问讯梅花,早春消息残寒外。小窗儿女自团圞,幽恨凭谁解。往事思量莫再。隔朦胧、金炉翠霭。为谁诗鬓,苦恨消磨,年年春在。鬯好屠苏,引杯不分愁如海。椒红柏绿总依然,谁念朱颜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