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写景抒情
抒情思乡
记事励志

译文

春天的景色匆匆逝去在天涯,消散在忧愁和病痛中。
即使是野外的树木也被称为无患子,而男儿却显得软弱可怜。
静静拨动炉灰来打发空荡的时光,只有横置马槊的形象开始显现出英雄的气质。
回首过去,曾经的故人已经不见,只有江东的莺花还在眼前。

赏析

这首诗《即事》是清代诗人张问陶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过往友情的怀念。首联“天涯春色太匆匆,销向愁中复病中”,开篇便以“天涯”二字点明诗人身处异乡,面对春天的美景却难以欣赏,因为内心充满了愁绪与疾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痛苦。颔联“野树尚称无患子,男儿翻作可怜虫”,诗人将自己比作“无患子”这种树木,虽然外表坚强,但内心却如同“可怜虫”一般脆弱,形象地揭示了自己在困境中的无奈与悲哀。颈联“炉灰静拨空书闷,马槊横盘始得雄”,通过描写炉火旁诗人静心拨弄炉灰以排遣愁闷,以及想象自己手持马槊(古代兵器)时的豪迈,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也有对理想状态的向往。尾联“往日故人谁在眼,莺花回首大江东”,诗人回忆起往昔与朋友相聚的美好时光,如今却只能在心中回想,感叹时光如东流之水,一去不返,表达了对逝去友情的深深怀念和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深刻揭示了诗人复杂的心境和对生命、时间的深刻思考。

张问陶

288首
张问陶(1764—1814),字仲冶,一字柳门,号船山、蜀山老猿,清四川遂宁人。清代杰出诗人、诗论家,著名书画家。因故乡四川遂宁城郊有一座孤绝秀美的小山,形如船,名船山,便自号船山,亦称“老船”。因善画猿,亦自号“蜀山老猿”。乾隆五十五年(1790)进士,曾任翰林院检讨、江南道监察御史、吏部郎中。后出任山东莱州知府,后辞官寓居苏州虎邱山塘。晚年遨游大江南北,嘉庆十九年(1814)三月初四日,病卒于苏州寓所。撰有《船山诗草》,存诗3500余首。其诗天才横溢,价重鸡林,与袁枚、赵翼合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被誉为“青莲再世”、“少陵复出”、清代“蜀中诗人之冠”。其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四八五《文苑》、《清史列传》卷七二《文苑传三》、《张问陶年谱》、《张船山书画年谱》等文献。遂宁市船山区即以区内文化名山船山及乡贤船山先生张问陶命名。清代杰出诗人、诗论家,著名书画家。一字柳门。因善画猿,亦自号“蜀山老猿”。嘉庆十九年(1814)三月初四日,病卒于苏州寓所。其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四八五《文苑》、《清史列传》卷七二《文苑传三》、胡传淮著《年谱》、《张船山书画年谱》等文献。著有《船山诗草》,存诗3500余首。其诗天才横溢,价重鸡林,与袁枚、赵翼合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被誉为“青莲再世”、“少陵复出”、清代“蜀中诗人之冠”,也是元明清巴蜀第一大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