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元
夜
独
坐
偶
成
一
墀
晴
雪
静
当
轩
,
短
烛
荧
荧
照
上
元
。
佳
节
偏
逢
人
卧
病
,
他
乡
相
对
客
无
言
。
红
炉
绿
酒
输
邻
舍
,
社
鼓
村
灯
梦
故
园
。
记
得
年
时
诸
弟
妹
,
綵
笺
争
擘
斗
春
幡
。
节日
思乡
回忆
冬季
怀人
译文
厅堂阶前一望,洁白的雪在晴空下静谧地躺着,而短小的烛火则在闪烁微光,照耀着上元佳节。
佳节之际,我却因病卧床,身处异乡,面对他乡的客人,我们无言以对。
看着邻舍的红炉绿酒,我羡慕不已。而想到远方的村庄,那里的社鼓和村灯让我梦回故园。
记得那年春天,我和弟弟妹妹们争相剪裁彩笺,斗春幡的情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上元之夜独坐的情景,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细腻的描绘。首句“一墀晴雪静当轩”,以“晴雪”渲染出夜晚的宁静与纯净,而“静当轩”则点明了诗人所处的空间环境,营造了一种孤寂而又清冷的氛围。接下来,“短烛荧荧照上元”一句,通过“短烛”的微光映照出节日的气氛,但这份光亮却显得格外孤单,与热闹的节日形成对比。“佳节偏逢人卧病,他乡相对客无言”两句,直接揭示了诗人的身体不适和身处异乡的孤独感,佳节本应是欢聚之时,却因病痛和远离家乡而变得落寞无声。这种情感的表达,让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红炉绿酒输邻舍,社鼓村灯梦故园”则是对周围欢乐场景的反衬,通过与邻舍的对比,突出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思念之情。诗人想象着在故乡,社鼓声声,村灯闪烁,而这一切都只能在梦中追寻,表达了对家乡深深的怀念。最后,“记得年时诸弟妹,彩笺争擘斗春幡”一句,将思绪拉回到往昔,回忆起与家人共度佳节的美好时光,彩笺与春幡的细节描写,增添了节日的色彩,同时也加深了对家人的思念之情。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上元之夜的孤独与思乡之情,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富有画面感,让人仿佛能感受到诗人在寂静夜晚中的那份深深的情感波动。
张问陶
288首
张问陶(1764—1814),字仲冶,一字柳门,号船山、蜀山老猿,清四川遂宁人。清代杰出诗人、诗论家,著名书画家。因故乡四川遂宁城郊有一座孤绝秀美的小山,形如船,名船山,便自号船山,亦称“老船”。因善画猿,亦自号“蜀山老猿”。乾隆五十五年(1790)进士,曾任翰林院检讨、江南道监察御史、吏部郎中。后出任山东莱州知府,后辞官寓居苏州虎邱山塘。晚年遨游大江南北,嘉庆十九年(1814)三月初四日,病卒于苏州寓所。撰有《船山诗草》,存诗3500余首。其诗天才横溢,价重鸡林,与袁枚、赵翼合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被誉为“青莲再世”、“少陵复出”、清代“蜀中诗人之冠”。其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四八五《文苑》、《清史列传》卷七二《文苑传三》、《张问陶年谱》、《张船山书画年谱》等文献。遂宁市船山区即以区内文化名山船山及乡贤船山先生张问陶命名。清代杰出诗人、诗论家,著名书画家。一字柳门。因善画猿,亦自号“蜀山老猿”。嘉庆十九年(1814)三月初四日,病卒于苏州寓所。其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四八五《文苑》、《清史列传》卷七二《文苑传三》、胡传淮著《年谱》、《张船山书画年谱》等文献。著有《船山诗草》,存诗3500余首。其诗天才横溢,价重鸡林,与袁枚、赵翼合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被誉为“青莲再世”、“少陵复出”、清代“蜀中诗人之冠”,也是元明清巴蜀第一大诗人
猜您喜欢
寄容廷恂(其一)
明·何绛
永夜怀人独不眠,秋风吹上小窗前。银河岁岁无清浅,书札须将寄客船。
清明日忆诸弟
唐·韦应物
冷食方多病,开襟一忻然。终令思故郡,烟火满晴川。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唯恨乖亲燕,坐度此芳年。
双头莲·岭南元夜
明末清初·梁清标
海外繁华,看绛烛围红,星毬初放。蛮靴锦障。月影里忘却,乡愁孤况。暗想京国灯宵,阻云山千障。春一样。紫陌香尘,有无钿车来往。凭仗午夜笙箫,把军烽静偃,消除兵象。江湖晚涨。烧.....
除夕(其二)
明·陈天资
绝塞逢春岁欲新,天涯稚子转相亲。千家未撤三城戍,孤枕犹羁一病身。北警频来魂亦怒,南书不至泪交侵。巡檐散步青云下,苦忆霜鬟守岁人。
临江仙·除夕狱中寄忆
明末清初·龚鼎孳
不记今为何夕,隔墙钟鼓催春。逞风花草太无因。笼香深病色,罢酒得愁身。料是红闺初掩,清眸不耐罗巾。长斋甘伴鹔鹴贫,忍将双鬓事,轻报可怜人。
除夜客怀
明·浦源
火冷空斋夜掩霜,明朝新岁在殊方。故乡亲老谁相守,独对寒灯泣数行。
南康除夜(其一)
明·郭奎
去年马上折梅花,今夕匡庐度岁华。风雪苦寒如北土,每因时节恨无家。
点绛唇(其十三)
宋·向子諲
今日重阳,强挼青蕊聊开宴。我家几甸。试上连辉观。忆着酺池,古塔烟霄半。愁心远。情随云乱。肠断江城雁。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