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花
写景
抒情
赞美
田园
情感
思乡
赞美桃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夹竹桃花时的独特心境与审美感受。诗中以“寂寞谁相问”开篇,营造出一种孤寂而深邃的氛围,暗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寻求理解的渴望。接着,“清斋隔市嚣”一句,通过对比静谧的斋居生活与外界的喧嚣,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超然与内心的宁静。“忽遗芳树至,应识雅情高。”诗人似乎在说,突然间,一株夹竹桃花出现在他的视野中,这株花不仅带来了视觉上的美感,更传递了一种高雅的情趣和精神境界。诗人通过“遗”字,赋予了这株花以某种神秘的、超乎寻常的存在感。接下来的“布叶疏疑竹,分花嫩似桃”,是对夹竹桃花形态的细腻描绘。诗人将夹竹桃花的叶子比作竹子,既表现了叶子的疏朗与清秀,又暗示了夹竹桃花与竹子一样,具有坚韧不拔的品格。同时,将花朵的颜色与形态比作嫩桃,既突出了花朵的娇嫩与生机,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最后,“野人看不厌,常此对村醪。”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夹竹桃花的喜爱之情,即使是在乡村的酒馆里,也能欣赏到这份美,这份美足以让他满足,甚至不感到厌倦。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也流露出一种淡泊名利、享受生活真谛的生活态度。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夹竹桃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内心世界,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追求。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