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
夏
田
家
本
爱
园
林
居
,
遂
与
尘
世
隔
。
敧
枕
过
鸟
啼
,
初
阳
在
檐
隙
。
揽
衣
临
前
除
,
游
目
恣
所
适
。
蔼
蔼
千
树
交
,
纷
纷
里
烟
白
。
清
渠
已
新
苗
,
高
垄
尚
馀
麦
。
雀
乳
深
茅
茨
,
鱼
防
閒
雈
泽
。
野
夫
荷
锄
语
,
小
妇
当
窗
䌟
。
周
览
物
候
齐
,
憺
焉
忘
朝
夕
。
薄
暮
池
上
归
,
苔
痕
乱
深
屐
。
田园
写景
情感
生活感悟
抒情
赞美
写实
初夏田园场景
译文
我本就喜爱住在园林里,于是便与尘世隔绝。
斜倚着枕头听着鸟儿的鸣叫,初升的太阳从屋檐的缝隙中透射进来。
披上衣服走到庭院前,随意欣赏周围的美景。
树木繁茂,枝叶交叠,缥缈的烟雾在空气中弥漫,显得白茫茫一片。
清澈的水渠里已经长出了新苗,高高的田埂上还残留着冬日的麦子。
小鸟在深处的茅屋里孵出幼鸟,鱼儿在空闲的沼泽里自由游动。
农民们荷锄劳作,小妇人在窗前织布。
四处游览各种景色,内心平静,以至于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傍晚时分从池塘边归来,苔藓的痕迹杂乱地印在深色的鞋上。
赏析
这首《初夏田家》描绘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热爱,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初夏时节乡村的宁静与生机。首句“本爱园林居,遂与尘世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田园生活的喜爱,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宁静。接着,“敧枕过鸟啼,初阳在檐隙”描绘了清晨的宁静景象,鸟鸣声中,初升的阳光透过屋檐的缝隙洒落,营造出一种和谐而宁静的氛围。“揽衣临前除,游目恣所适”则展现了诗人漫步于田野间的自由与自在,他随意地观察四周的景致,心灵得到了充分的释放。接下来的“蔼蔼千树交,纷纷里烟白”,描绘了树木交织的林间景色,以及远处炊烟袅袅的村落,充满了田园诗意。“清渠已新苗,高垄尚馀麦”表现了初夏时节农田的生机勃勃,新长的稻苗与尚未收割的麦田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农事的繁忙与丰收的希望。“雀乳深茅茨,鱼防閒雈泽”则通过雀鸟和鱼儿的生活场景,进一步渲染了田园的和谐与自然之美。最后,“野夫荷锄语,小妇当窗䌟”描绘了农夫与农妇在田间劳作的情景,以及他们在家中忙碌的身影,体现了乡村生活的朴实与勤劳。“周览物候齐,憺焉忘朝夕”表达了诗人沉浸于自然与田园生活中的愉悦与满足,忘记了时间的流逝。“薄暮池上归,苔痕乱深屐”则以日落时分,诗人从池边归来,脚下的木屐留下了斑驳的苔痕作为结尾,既是对一天生活的结束,也是对田园生活的美好回忆。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初夏田园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田园生活的深深热爱与向往,以及在其中找到的精神寄托与宁静。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