竿
绿
簿
山水田园
写景
抒情
怀古
秋节
渔家生活
赞美

译文

秋天的江水清澈深邃,渔夫在烟雾缭绕的江心放舟。
在江心撒网捕鱼,捕获了紫色的鱼,不仅仅是用来换酒供餐。
询问渔夫快乐的所在,他表示自己像泛宅浮家一样没有固定的居所。
他卖鱼时害怕靠近城门,宁愿到远离尘世污染的地方去。
两岸芦花在晚潮中摇曳,让他回想起莼菜和鲈鱼的美味,想要离开此地。
朝廷的景象哪里能得到呢?在湖岸边行走吟咏,何必自寻苦恼。
沧浪的水清澈可以用来洗我的帽缨,林中的酒熟了可以赊账取来。
人世间的万事都可以一醉消愁,睡梦中江南的烟雨无限。
醒来后满眼都是青山,只有绿色的蓑衣还在独自起舞。
渔夫的快乐,真的可以与他分享,细细倾泻的琴声可以编入新的乐谱。
我来到山城,却被官事纷扰。书吏们面对斜阳结束工作。
只能从图中想象渔家的乐趣,我多么希望能成为江边的人啊。

赏析

这首元代诗人王恽的《清江引为僧永真赋》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悠远的渔夫生活画卷。诗中以“秋江水清深几竿”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清澈宁静的秋日江面,渔夫在烟雾缭绕的江心放舟,举网捕鱼,既满足了生活所需,也展现了渔夫自在的生活状态。“中流举网紫鳞出,不祇博酒供盘飧。”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渔夫捕鱼的场景,不仅是为了满足日常的饮食需求,更体现了他们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活方式。接着,“借问渔翁乐何主,泛宅浮家无定所。”通过询问渔翁的快乐所在,揭示了渔夫虽无固定居所,却能在漂泊中寻找到内心的平静与满足。“卖鱼生怕近城门,肯到红尘污人处。”这两句表达了渔夫对城市生活的避讳,他们不愿涉足繁华喧嚣之地,宁愿在远离尘嚣的环境中保持自己的纯净与自由。随后,“芦花两岸晚潮平,忆著莼鲈思径去。”描绘了渔夫在傍晚时分,望着两岸的芦花和渐渐平息的潮水,心中涌起对故乡莼菜和鲈鱼的思念,渴望归隐田园。“朝廷物色那可得,泽畔行吟何自苦。”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渔夫生活的向往与羡慕,认为在朝廷中追求功名利禄的道路上,很难找到真正的快乐与自由。而渔夫在泽畔行吟,虽然生活简朴,却能享受大自然的馈赠,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最后,“沧浪水清濯我缨,林婆酒熟容赊取。”诗人以渔夫的生活为镜,表达了自己对清静生活的向往,愿意像渔夫一样,在自然中洗涤心灵,享受酒香四溢的闲适时光。“人间万事一醉休,睡煞江南烟与雨。”在诗人看来,世间万物皆可放下,沉醉于自然之中,让江南的烟雨成为他梦寐以求的安逸之境。“觉来满眼是青山,独速绿蓑还自舞。”醒来后,眼前依然是青山环绕,诗人仿佛又回到了渔夫的生活,穿着绿色的蓑衣,自由自在地舞蹈在山水之间。“渔父乐,真可与,细泻焦桐入新谱。”诗人赞美渔夫的生活,希望将自己的情感融入新的音乐创作中,表达对渔夫生活的敬仰与向往。“朅来山城官事纷,簿书凫吏对斜曛。”诗人回忆起自己在山城官场的忙碌与烦恼,与渔夫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更加凸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开图空会渔家趣,我恨不若江头人。”诗人感叹自己无法真正体验渔夫的生活,内心充满了遗憾。整首诗通过对渔夫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自由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世俗功利的反思与超越。诗中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对简单纯粹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王恽

456首
元朝著名学者、诗人兼政治家。一生仕宦,刚直不阿,清贫守职,好学善文,成为元世祖忽必烈、元裕宗真金和元成宗皇帝铁穆耳三代著名谏臣。其书法遒婉,与东鲁王博文、渤海王旭齐名。著有《秋涧先生全集》。散曲创作,今存小令41首。大德八年六月二十日,在汲县去世,终年七十八岁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南阳春日十首(其一)
宋·陈舜俞
城头古木未知春,官柳柔条日日新。门巷旋开沽酒市,郊原便有踏青人。风烟乍入禽初好,网罟犹多雉肯驯。拟为芳时对樽斝,愧无心事乐天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