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古
抒情
哲理
历史咏叹
写实
政治讽刺
赞美
山水田园
战争

译文

申不害、韩非的严刑峻法扫除了淳厚风俗,秦朝和吕氏家族得以拥有天下。
天下九州没有分封诸侯,国家治理遗弃了王道霸道。
宰相的权势重如丘山,治理天下的人才自己创造秩序。
李斯极不仁义,驱使百姓陷入机关罗网。
叛乱如楚地的火焰,咸阳城被火焰染成红色。
汉朝有功于丞相,萧何、魏相可称亚古人。
王陵可作榜样,但平庸之辈也擅长使用诡诈之术。
元朝皇帝依赖大奸臣,操纵权势,颠覆了刘氏的朝政。
谁召来了凶恶的董卓?东京城瞬间崩溃瓦解。
大盗善于偷窃篡位,神器落入曹、马之手。
下民为何命运如此穷困?皇天眷顾武侯舍弃他们。
六朝的兴衰我厌倦了,不屑于谈论王氏、谢氏等世家大族。
李唐虽然缺乏珍宝,但房玄龄、杜如晦的才华如同凤凰炙热。
这些政绩导致了武氏之祸,难道是天意降下的惩罚?
如果不是狄仁杰、张柬之这样的英才,庐陵或许已经灭亡。
开元时期依赖姚崇、宋璟辅佐君王,光明的气象充满天地。
李林甫腹有剑术,为害不浅,清明的政治竟然变得黑暗漫长。
后来的人虽有赤心,但如何弥补国家的裂痕?
宋朝的田地丰收,农耕兴旺生长灵异的庄稼。
李、韩等大臣在位,他们的声名光耀可追溯到风雅时代。
春天气机盎然百花盛开,风和雨也很容易降临。
天津地区传来杜鹃啼声,令人忧虑的是王化受到干扰。
久病未愈的百姓仍在等待康复,妖狐在秦国贾商的庇护下肆虐。
元朝朝政开始时气氛和谐,京城中的凤麟之才被选拔任用。
高贵的天马昂首而来,在九州之间自由奔腾。
金色的车驾承托着五色祥云,矫健的六龙驾车而行。
停止战争休养军队,弦歌之声充满华夏大地。
近年上天缺乏恩情,兵乱如波涛汹涌于岷山华阳之地。
大风吹过空旷的大海,烈日使中原大地枯萎失色。
朝廷的辅臣并非不良之辈,但何时才能停止战争?
虽然青山像往常一样宁静无变,但忧心忡忡无法舒缓表达。
怎样才能得到像夔龙这样的人才,让他们为我驾驭车马?

赏析

这首元代诗人彭炳的《相重》诗,以历史为背景,描绘了从秦汉到元代的朝代更迭,以及各代宰相的权力与影响。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历史典故和形象比喻,展现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独特见解。诗的开头“申韩扫淳风,秦吕有天下”,点明了从儒家思想被法家取代,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转折。接着,“九围无建侯,经国弃王霸”描述了秦朝废除分封制,实行中央集权的政策。随后,“李斯至不仁,驱民纳机擭”批评了秦朝丞相李斯的暴政,将民众置于机阱之中。诗中继续叙述了汉朝的萧何、魏相等宰相的功绩,以及王陵、平公等人的策略。然而,随着元朝的兴起,诗中揭示了其背后的大奸臣董卓的崛起,以及东汉政权的崩溃。接下来,诗中提到李唐王朝的房玄龄、杜如晦等大臣的贡献,但同时也暗示了他们的作为可能带来的祸害。诗的后半部分,彭炳表达了对唐朝盛世的怀念,尤其是唐玄宗时期姚崇、宋璟等宰相的贤能。然而,他指出李林甫的奸佞导致了政治黑暗,使得唐朝逐渐衰落。诗中还提到了宋代的耕作繁荣,以及李韩等大臣在文学上的成就。最后,彭炳表达了对当前时代动荡不安的忧虑,期盼能有像伊尹、周公那样的贤臣来治理国家。诗中通过对比历史上的兴衰,反映了作者对理想政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深切关怀。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丰富,不仅展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洞察,也体现了其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理想政治的追求。

猜您喜欢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念奴娇·题梦西词即效其体
清·周星誉
垂虹背上,把君词一唱,万枫都笑。七十二峰眉底绿,掷得全湖杯小。天上瑶声,人间牙板,听此都暗了。老龙水底,捉来为谱长调。何事脱却缁袍,菰芦醉卧,人共江山老。闲煞斫鲸屠鳄手,.....
谒夫子庙
清·顾炎武
道统三王大,功超二帝优。斯文垂彖系,吾志在春秋。车服先公制,威仪弟子修。宅闻丝竹响,壁有简编留。俎豆传千叶,章逢被九州。独全兵火代,不藉庙堂谋。老桧当庭发,清洙绕墓流。一.....
山谷流杯池
清·顾印愚
锁江亭中一杯酒,坐看江云自奔走。涪翁去后七百年,尚爱新诗满人口。我来戎州秋复春,却闭空斋卯还酉。逝将著屐访遗迹,偶厌褰裳涉清浏。谁令突兀忽眼前,乐事今朝古无有。横江绝壁栖.....
再韵简菊坡
宋·郑清之
访梅长与寒角力,两鬓丝丝尚堪织。吊湘赋鵩强解事,长沙少年空太息。酷爱孤芳支岁寒,草木虽多懒求识。肥遁不为苍帝臣,白贲丘园义形色。风饕雪虐真养素,笑枕溪流漱寒石。请翻橘颂作.....
寓江州西城
宋·董嗣杲
奔忙梦落富池程,归托蘧庐恋灌城。有石醉乘新月坐,无家吟逐乱云行。衣遗母线寒针在,烧起公山晚阵鸣。邻屋酒香堪洗恨,拟栽松菊效渊明。
季平为书“澹定村”三大字、并书赠“马来西极、龙卧南阳”二语为楹帖赋谢(其二)
清·丘逢甲
下笔真成千丈强,更将龙卧许南阳。何当窥井重炎火,天马西来汉道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