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
贞
庵
司
寇
游
灵
谷
赠
月
泉
僧
灵
谷
我
曾
游
,
云
林
乐
未
竟
。
忽
诵
贞
庵
篇
,
三
复
起
遐
敬
。
暮
春
天
气
和
,
舞
雩
发
清
咏
。
等
閒
风
雨
来
,
笔
底
珠
玑
迸
。
棠
阴
散
秋
台
,
于
公
昭
五
听
。
覆
盆
仰
馀
光
,
孤
月
悬
飞
镜
。
老
我
江
湖
翁
,
夙
抱
烟
霞
病
。
落
落
羁
旅
臣
,
何
时
谢
机
阱
。
归
钓
龙
台
津
,
肯
容
山
水
剩
。
茫
茫
宦
海
中
,
风
帆
渺
无
定
。
惭
愧
月
泉
僧
,
禅
床
心
自
净
。
写景
抒情
春天
怀古
励志
友情
赞美
山水
边塞
场景
译文
我曾经游览过灵谷,云林间的快乐没有尽头。
忽然朗诵起贞庵的诗篇,反复品味引起无限的敬意。
暮春时节天气和暖,我于舞雩之地咏出清丽的诗篇。
不经意间风雨来临,笔下珠玑般的美句迸发而出。
棠树阴影散落在秋天的台榭上,于公的明察秋毫昭示五听。
仰头看,日光普照如同覆盆之下的余光;孤月高悬如飞镜。
我这个江湖中的老翁,一向抱病于烟霞之中。
漂泊的旅居之臣,何时才能摆脱机巧权谋的陷阱。
归隐垂钓龙台渡口,岂能容山水之美景有剩余?
在茫茫的宦海中,风帆渺小无定,不知归处。
面对月泉寺的僧人我深感惭愧,他们的禅床之心自然清净。
赏析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林廷㭿所作,名为《和贞庵司寇游灵谷赠月泉僧》。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游览灵谷寺的愉悦之情,以及对友人贞庵司寇的赞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云林”、“珠玑”、“棠阴”、“覆盆”、“江湖”等,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首句“灵谷我曾游,云林乐未竟”,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游览灵谷寺的回忆,以及对那里的美景仍然留恋不已的心情。接着,“忽诵贞庵篇,三复起遐敬”则点出了此诗是为友人贞庵司寇而作,表达了对友人的尊敬之情。“暮春天气和,舞雩发清咏”描绘了暮春时节,空气和煦,诗人与友人在灵谷寺内吟唱的情景,充满了宁静和谐的氛围。“等閒风雨来,笔底珠玑迸”则通过风雨的突然降临,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创作时灵感的涌现,如同珍珠般珍贵。“棠阴散秋台,于公昭五听”引用了古代典故,以于公公正听百姓诉说的故事,象征贞庵司寇的公正与智慧。“覆盆仰馀光,孤月悬飞镜”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品德的赞美,如同明亮的月光,照亮了周围的一切。“老我江湖翁,夙抱烟霞病”表达了诗人虽已年老,但仍怀有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热爱。“落落羁旅臣,何时谢机阱”则流露出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渴望摆脱束缚,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最后,“归钓龙台津,肯容山水剩”表达了诗人希望回到自然,享受山水之乐的愿望。“茫茫宦海中,风帆渺无定”则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迷茫和不确定感。“惭愧月泉僧,禅床心自净”则以月泉僧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清净心灵的追求和对佛法的敬仰。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表达了对友情、公正、自由和清净心灵的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次韵郑盱眙见寄并简其甥刘君
宋·陆游
衣上空嗟京洛尘,故交半作白头新。众中初得见吾子,东观已疑无若人。仗马极知非久斥,沙鸥要是孰能驯。两章英妙同时到,赵壹囊中却未贫。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