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古
抒情
写人
赞美
送别
地点
桐乡
民生

译文

我曾守护在东吴之地,那时您却已在桐乡为官。
清新的风儿吹过邻近的地方,您的治理如同织锦般被人们称赞。
在这里任职的三年时光,仿佛如同一日般短暂,您的德政如同春日的阳光,普照着百里之地。
征召您的文书如彩凤般飞来,您便像引鹤一般辞别了琴堂。
这里的百姓失去父母的庇护,攀着您的车辕哭泣得泪流满面。
我的县令(我)不能留下来,因为我的心愿是在甘棠树下。
看到甘棠树就像看到了您一样,我怎么敢剪裁或伤害它呢?
尽管甘棠树有时会枯萎,但百姓对您的心中之情永不会消逝。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桐乡令张文仪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张文仪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高尚品德。诗中通过“清风”、“制锦”、“百里弘春阳”等词语,生动展现了张文仪廉洁自律、勤政爱民的形象。特别是“三载如一日,百里弘春阳”,形象地表达了张文仪在任三年,如同一年般始终如一地为百姓谋福利,使整个地区充满了生机和温暖。“徵书飞彩凤,引鹤辞琴堂”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张文仪的离任比作彩凤飞舞、仙鹤辞别,既表现了他离去时的庄重与优雅,也暗示了他深受百姓爱戴的情景。而“赤子失怙恃,攀辕泪淋浪”则直接描绘了百姓对张文仪离去的不舍之情,他们如同失去父母的孩子,依恋不舍,泪水涟涟。最后,“我侯不可留,所思在甘棠。见棠如见侯,庸敢剪且伤。棠兮有时尽,耿耿民不忘。”这几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张文仪的深深怀念,即使张文仪离开了,百姓们仍然像看到甘棠树一样想起他,不敢轻易砍伐,因为这棵树承载着人们对他的记忆和感激。即使时间流逝,百姓对张文仪的怀念之情却永远不会消逝。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不仅赞扬了张文仪的政绩和品德,也体现了诗人对理想政治人物的向往和对百姓生活的深切关怀。

猜您喜欢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次韵郑盱眙见寄并简其甥刘君
宋·陆游
衣上空嗟京洛尘,故交半作白头新。众中初得见吾子,东观已疑无若人。仗马极知非久斥,沙鸥要是孰能驯。两章英妙同时到,赵壹囊中却未贫。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袁守范君擢宪副九江赠以是诗
明·严嵩
歌襦棠郡留遗爱,建节霜台拜宠荣。此去威名庐岳重,向来风节秀江清。春城祖席维征骑,晓驿楼船动水程。别后相思何处所,烟消湓浦暮潮平。
赠相士蜀张二诗(其一)
宋·陈造
博古亦多艺,相形仍论心。司南辅名教,左契指升沈。好语空千纸,行囊未一簪。乡关剑阁外,雁足谩归音。
送大巡吴公赴江西
明·尹台
银鞍骢马紫缨垂,赋别还同把玉卮。法从今朝辞日驭,使华若处驻霜麾。西江天净鱼龙水,南浦风凋鸟鹊枝。此去阳君随绣斧,应知白屋少颦眉。
紫岩刘公参赞留务贺赠
明·严嵩
玉堂延阁旧儒仙,华省三台次第迁。待入凤池司帝制,暂持龙节掌兵权。寰区人物甄陶内,建业山河控制前。共道全才齐吉甫,早闻功德格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