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写景
山水
地点
岱顶
抒情
秋天
写风
名胜
岱宗

译文

身似置身云端之中,云层低垂,风雷自南向北疾驰而去。
青色的天边霞光时隐时现,夕阳斜照,碧海之上清新明亮,如同子夜时分的宁静。
天柱高耸独立,晴空万里,仿佛置身于上界之中,冰轮(即月亮)刚刚圆满,正是秋天的中期。
抬头仰望,茫茫的天空与尘世之间皆是云雾缭绕,然而面对这玉池(可能是指某个美好的地方或景象),却是一片空明的清澈。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时节在泰山之巅所见的壮丽景象。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情感,将自然界的奇观与个人的感慨巧妙融合。首联“身入云端云下垂,风雷南去日西驰”,开篇即展现了一幅壮观的画面:诗人仿佛置身于云端之上,脚下是绵延不绝的云海,而远处的风雷声伴随着夕阳的西沉,营造出一种既壮阔又略带苍凉的氛围。颔联“青霓断续斜阳外,碧海澄鲜子夜时”,进一步描绘了时间的流转与景色的变化。夕阳余晖中,青色的彩虹若隐若现,与碧蓝的天空相映成趣,夜晚来临时,整个世界显得更加宁静清澈,仿佛进入了另一个时空。颈联“天柱独晴依上界,冰轮乍满半秋期”,将视线转向更远的天际,天柱山在晴朗的天空中独立挺拔,象征着永恒与不朽。而“冰轮”则指代月亮,它在中秋之夜圆满升起,预示着团圆与丰收。尾联“茫茫俯视皆尘雾,一片空明对玉池”,诗人从高处俯瞰,只见下方是一片朦胧的雾气,而自己所在的山顶,则如同置身于一片明亮而纯净的世界,与下方的尘世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世界的向往。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既有壮美的自然景观,也有深邃的人生哲思,体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