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
韵
酬
姚
都
官
时
会
堂
见
寄
百
里
昆
冈
半
草
莱
,
画
梁
危
栋
一
朝
开
。
清
川
去
水
萦
回
渚
,
乔
木
浓
阴
映
绿
苔
。
子
献
人
琴
俱
不
幸
,
武
侯
营
垒
信
奇
才
。
断
鸿
牢
落
情
愁
绝
,
闻
笛
那
堪
赋
七
哀
。
写景
怀古
抒情
情感
秋节
乔木
苔藓
怀念故人
子献人琴的哀思
边塞
战争
送别
悼亡
译文
百里的山冈上,一半长满了野草和菜地,画梁和危险的楼阁一旦建成。
清澈的河流蜿蜒曲折,水草丰茂;高大的树木枝叶茂盛,绿苔满地。
有些人才如同子献与王献之琴的不幸逝去,又如诸葛亮是历史上真正具有军事奇才的传奇人物。
离散的鸿雁深陷孤寂愁绝的情感之中,听到别人吹笛,竟然勾起我对那个悲惨事件的描述的痛楚回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哀愁与历史沧桑感的画面。首联“百里昆冈半草莱,画梁危栋一朝开”以“百里昆冈”象征广阔的地域,而“半草莱”则暗示了荒凉与衰败之景,与“画梁危栋一朝开”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变化之速与意外之来。颔联“清川去水萦回渚,乔木浓阴映绿苔”通过描绘流动的清川与环绕的水渚,以及高大树木的浓荫与青苔的映衬,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凄美的自然景象。颈联“子献人琴俱不幸,武侯营垒信奇才”巧妙地运用典故,表达了对人才不幸遭遇的感慨,同时也赞美了诸葛亮(武侯)的卓越才能。尾联“断鸿牢落情愁绝,闻笛那堪赋七哀”以“断鸿”比喻孤独无依,情感愁绝,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同时借笛声引发的联想,引出对哀伤情绪的抒发,整个画面充满了淡淡的忧伤和对过往辉煌与当前落寞的对比思考。
刘攽
1268首
刘敞之弟。一作贡父、赣父。一说江西樟树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中秋
清·吴山
最爱寒光好处圆,今宵何事转凄然。两宫昔日繁华地,百代清秋水月天。凫雁不关离黍恨,湖山宁受后人怜。聊乘一叶中流放,风露依稀咽管弦。
送韦处士归省朔方
唐·赵嘏
映柳见行色,故山当落晖。青云知己殁,白首一身归。满袖萧关雨,连沙塞雁飞。到家翻有喜,借取老莱衣。
折槛行
唐·杜甫
呜呼房魏不复见,秦王学士时难羡。青衿胄子困泥涂,白马将军若雷电。千载少似朱云人,至今折槛空嶙峋。娄公不语宋公语,尚忆先皇容直臣。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