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
斋
中
太
一
宫
见
屏
风
有
唐
贤
和
常
舍
人
诗
因
次
韵
寄
子
瞻
内
翰
子
由
侍
郎
子
开
舍
人
穆
父
待
制
数
公
皆
尝
祠
太
一
也
禁
掖
下
祠
宫
,
青
槐
辇
道
通
。
薄
云
收
霁
雨
,
初
夏
接
薰
风
。
将
旦
群
阴
伏
,
斋
居
百
虑
空
。
梦
游
如
有
遇
,
反
听
更
能
聪
。
秘
祝
宁
神
外
,
多
仪
拜
贶
中
。
佐
灵
犹
五
帝
,
执
事
本
三
宫
。
象
海
鳌
山
峻
,
翻
阶
药
秀
红
。
守
儒
严
讲
幄
,
起
草
丽
谈
丛
。
夙
昔
嬉
游
并
,
神
仙
步
武
同
。
吹
藜
惊
爝
火
,
抱
法
想
江
枫
。
已
老
仍
书
癖
,
怀
贤
愧
易
东
。
君
王
问
无
择
,
留
意
属
溪
工
。
写景
抒情
情感
夏日景物
斋宫
地点
友情
祝福和祷告
译文
禁宫深处有祠庙,青槐路直通其间。
薄云散去霁雨止,初夏时节和风缓缓。
天将破晓阴气藏,静心斋戒各种忧虑消散。
梦中游历如有神遇,静心听闻更能明理。
秘祝神灵在心外,多种礼仪在受赐之中。
辅助神灵如五帝般尊贵,执掌事务本于三宫之内。
形象高大的如海鳌山峻,翻阶而上的灵药开出红花。
守护儒学严守讲席,起草文书如同谈论丛林。
昔日嬉戏游玩的人并肩,如同神仙步履一般。
吹灭藜火惊醒爝火旁的人,怀抱着法度想着江边的枫树。
年老但仍对书籍有浓厚兴趣,怀想贤人却愧对自己东方的家。
君王询问无择(可能是个人名),留意的是溪边工人的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致斋于太一宫时的所见所感,以及对古代贤士的追忆与敬仰。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青槐”、“薄云”、“初夏”、“薰风”、“秘祝”、“多仪”等,营造出一种庄重而神秘的氛围。首联“禁掖下祠宫,青槐辇道通”,点明地点,以“禁掖”、“祠宫”、“青槐”、“辇道”等词语勾勒出太一宫的庄严与神圣。颔联“薄云收霁雨,初夏接薰风”,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暗示时间的流转与季节的更迭,为后文的情感抒发铺垫。颈联“将旦群阴伏,斋居百虑空”,描述了清晨时分,万物复苏,诗人静心斋戒,内心宁静无杂念的状态。尾联“梦游如有遇,反听更能聪”,表达了诗人仿佛在梦境中与古人相遇,心灵得到了更深一层的感悟与启发。中间部分“秘祝宁神外,多仪拜贶中”,强调了祭祀仪式的庄重与虔诚,以及对神灵的敬畏之心。“佐灵犹五帝,执事本三宫”,则借古喻今,表达了对古代圣贤的崇敬之情,同时也暗含着对自身职责的反思与期许。尾段“象海鳌山峻,翻阶药秀红”,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壮丽与生机。“守儒严讲幄,起草丽谈丛”,展现了诗人在学术研究与文学创作上的严谨与才华。“夙昔嬉游并,神仙步武同”,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吹藜惊爝火,抱法想江枫”,则是对现实与理想的对比,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已老仍书癖,怀贤愧易东”,流露出诗人虽年岁渐长,但对学问的热爱不减,同时对未能完全实现理想感到遗憾。“君王问无择,留意属溪工”,最后以君王的询问结束,既是对自身身份的谦逊表述,也是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深厚情感,也体现了其在学术、艺术乃至人生哲学上的深思熟虑。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思考,诗人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既具历史感又充满个人情感的世界,令人回味无穷。
刘攽
1268首
刘敞之弟。一作贡父、赣父。一说江西樟树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题程世洪栖云楼
明·孙一元
楼上閒云万顷漫,爱云长日倚阑干。岩花半落岚光重,木叶乱鸣江雨寒。野老自甘泉石味,儿童时进蕨薇盘。閒来更觉青山好,湘簟疏帘静里看。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