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
城
咏
古
十
六
首
(
其
十
五
)
万
寿
寺
皇
唐
开
宝
构
,
历
劫
抵
金
时
。
绝
妙
青
松
障
,
清
凉
白
玉
池
。
长
廊
秋
屧
响
,
高
阁
夜
钟
迟
。
独
有
乘
閒
客
,
扶
藜
读
旧
碑
。
地点
万寿寺
怀古
写景
读书
秋节
译文
皇唐建立了宝座和框架,历经各种磨难仍稳固如金子般的时期。
极其美妙的是那青松形成的屏障,以及那清凉的白玉池塘。
秋天的长廊上响起了轻柔的步履声,夜晚在高阁里传来了悠扬的钟声。
只有那位闲暇的客人,扶着藜杖在诵读着旧时的碑文。
赏析
这首元代诗人乃贤的《南城咏古十六首(其十五)万寿寺》描绘了一幅唐代寺庙的沧桑与静谧景象。首句“皇唐开宝构”追溯了寺庙的历史根源,暗示其曾是唐朝时期的建筑瑰宝。接下来的“历劫抵金时”则展示了寺庙历经战乱和变迁,直至金朝时期依然屹立。“绝妙青松障”赞美了寺内的青松,它们作为屏障,增添了寺庙的庄严与自然之美。“清凉白玉池”则形象地描绘了寺中的池塘,以白玉比喻,给人以清幽凉爽之感。长廊秋屧响,夜晚高阁钟声悠长,这些细节生动地刻画出寺内宁静的生活节奏。最后两句“独有乘閒客,扶藜读旧碑”表达了诗人独自来访,手扶藜杖,细细品读古碑上的历史痕迹,流露出对古往今来文化的敬仰和对闲暇时光的珍惜。整首诗通过描绘万寿寺的景致和历史,展现了诗人对古迹的深深感慨和对历史文化的沉思。
乃贤
252首
葛逻禄氏。不喜禄仕,能文,长于歌诗。时浙人韩与玉能书,王子充善古文,人目为江南三绝。顺帝至正间,以荐为翰林编修。有《金台集》、《海云清啸集》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忆江渎池庐
清·顾印愚
藕根迸水青钱小,竹箨铿林绿襁斑。初夏池塘忘不得,乱书重叠对西山。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