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秋景

译文

出关后喜见平旷之地,前方树林茂密,枝叶扶疏。
隐约中看到远处的烟火,参差不齐的房屋和城郭映入眼帘。
在秋水之上有位美人,倩影婀娜,倒映在荷花之中。
小巷狭窄,车马堵塞,山间寒冷,太阳即将落山。
行人询问旅舍的所在,放下马鞭,安顿好驰驱之旅。
喂饱了马,准备休息的灯光已经亮起。晚上只好吃剩下的粗粮。
夜深了,感到凉意,薄薄的被褥难以抵挡寒气,心中忧愁着未来的路途。
鸡鸣声中天色破晓,启程吧,不要再犹豫不决了。

赏析

这首元代诗人乃贤的《榆林》描绘了诗人出关后的所见所感。首句“出关喜平旷”表达了诗人初出关隘时的喜悦心情,眼前一片开阔。接着,“前林树扶疏”写出了道路两旁树木稀疏,景色宜人。“微茫候烟火,参差见廛庐”描绘了远处人家炊烟袅袅,房屋错落有致,展现出乡村的宁静与烟火气息。诗人以“美人秋水上,娟娟映芙蕖”比喻秋水清澈,倒映着荷花,增添了画面的生动和美感。“巷隘车骑塞,山寒日将晡”则描绘了街道狭窄,车马众多,而夕阳西下,山间渐显寒冷,暗示了时间的推移和旅途的艰辛。“行人问旅舍,投鞭息驰驱”写诗人寻找住宿,暂且停下疲惫的行程。接下来,“张灯秣驽马,断枥馀青刍”描述了夜晚来临,诗人点亮灯火,喂食马匹,准备休息。“夜凉衾裯薄,悒悒愁前途”表达了夜晚的凉意和对未来的忧虑。最后,“鸡鸣山窗曙,去矣毋踌躇”以鸡鸣破晓,催促诗人鼓起勇气,不再犹豫,继续前行。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旅途中的景象变化和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富有生活气息和哲理意味。

乃贤

252首
葛逻禄氏。不喜禄仕,能文,长于歌诗。时浙人韩与玉能书,王子充善古文,人目为江南三绝。顺帝至正间,以荐为翰林编修。有《金台集》、《海云清啸集》

猜您喜欢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秋浦歌十七首(其六)
唐·李白
愁作秋浦客,强看秋浦花。山川如剡县,风日似长沙。
旅舍
宋·陆游
寺钟吹动四山昏,系缆来投江上村。木落不妨生意足,水归犹有涨痕存。炉红手暖书差健,鼎沸汤深酒易温。勿为无年忧寇窃,狺狺小犬护篱门。
买砚碑(其一)
宋·赵孟坚
凤城凉雨新秋后,几处朱楼试管弦。有客贳金收古歙,短檠竟夕自摩研。
题程世洪栖云楼
明·孙一元
楼上閒云万顷漫,爱云长日倚阑干。岩花半落岚光重,木叶乱鸣江雨寒。野老自甘泉石味,儿童时进蕨薇盘。閒来更觉青山好,湘簟疏帘静里看。
舟过滕王阁
清·陆初望
游子浩然归故关,浮生不及水云间。长江孤棹飘零酒,古驿斜阳破碎山。梦里慈亲添白发,秋来病妇减朱颜。滕王阁下思风伯,肯借帆风顷刻还。
怀净土诗(其七)
元末明初·梵琦
莲宫只在舍西头,易往无人著意修。三圣共成悲愿海,一身孤倚夕阳楼。秋阶易落梧桐叶,夜壑难藏舴艋舟。幸有玉池凫雁在,相呼相唤去来休。
清河村舍与闻唐二公小酌
明·严嵩
十里清河去未遥,暖烟秋色过枫桥。柳条惊风故零乱,茆屋枕溪还寂寥。谁家砧杵敲寒练,客子风尘换敝貂。乘兴且倾黄菊酒,还家须忆紫宸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