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日
昆
峰
赐
饮
拟
和
刘
静
修
先
生
九
日
九
饮
歌
韵
体
(
其
九
)
九
饮
浑
忘
披
翠
蓑
,
圣
明
恩
厚
复
如
何
。
酿
成
四
海
合
欢
酒
,
欲
共
苍
生
同
醉
歌
。
节日
秋天
咏物
佳节
赞颂
情感
抒怀
友情
田园
秋景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圣明君主深厚恩泽的感激之情,以及希望与百姓共享欢乐、同醉歌颂的心愿。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展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对国家、人民的深切关怀。“九饮浑忘披翠蓑”,诗人以“九饮”开篇,形象地描绘了在多次宴饮中忘却了穿戴翠色蓑衣的场景,暗示了君主恩泽之深厚,让人心情愉悦,无须顾及日常琐事。这里的“翠蓑”可能象征着诗人的身份或某种外在的束缚,在享受君主恩惠的宴饮中得以暂时忘却,体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快乐。“圣明恩厚复如何”,紧接着诗人表达了对君主恩德的赞叹和感激之情。“圣明”一词既是对君主品德的赞美,也暗含了对君主英明统治的肯定。诗人通过这一句,表达了对君主给予的恩惠之深重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君主治理国家能力的高度信任。“酿成四海合欢酒,欲共苍生同醉歌”,这两句是全诗的核心,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天下百姓共同分享这份欢乐,一同沉浸在美酒之中,高歌庆祝的心愿。这里,“四海合欢酒”象征着君主恩泽遍及四方,百姓共享太平盛世的景象;“苍生”则代表了广大的民众,诗人渴望与他们一同庆祝,体现了深厚的民本思想和对和谐社会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君主恩泽的感激、对国家繁荣的期待以及对民众幸福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理想主义色彩的作品。
杨继盛
93首
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兵部员外郎。坐论马市,贬狄道典史。事白,入为户部员外,调兵部。疏劾严嵩而死,赠太常少卿,谥忠愍。后人以继盛故宅,改庙以奉,尊为城隍。著有《杨忠愍文集》
猜您喜欢
秋日圆明园即景
清·爱新觉罗·弘历
红叶千林似锦张,秋容端不让春光。南轩日暖帘初捲,曲沼波寒鱼半藏。战雨晚桐漏疏影,冒霜早菊先重阳。平添诗客三分兴,熟境应忘若个忘。
元夕前一日侍大人邀胡孝辕德州姚孟承山人小集得文字
明末清初·彭孙贻
张镫高馆漏稀闻,萝薜簪缨对隐君。照席何人怀似月,生风四座客如云。刻残银烛催花落,禁启金吾识夜分。尽醉莫教愁坠舄,尚容进履挹馀芬。
满江红·奉酬曾端伯使君,兼简赵若虚监郡
宋·向子諲
雁阵横空,江枫战、几番风雨。天有意、作新秋令,欲鏖残暑。篱菊岩花俱秀发,清氛不断来窗户。共欢然、一醉得黄香,仍叔度。尊前事,尘中去。拈花问,无人语。芗林顾灵照,笑抚庭树。.....
虞美人·中秋无月
宋·赵长卿
西风明月临台榭。准拟中秋夜。一年等待到而今。为甚今宵陡顿、却无情。姮娥应怨孤眠苦。取次为云雨。素蟾特地暗中圆。未放清光容易、到仙源。
扫花游·元夕同秋岳作于无外邸中用周美成韵
明末清初·龚鼎孳
绛霞万叠,照曲巷斜栏,黛峰横楚。远香几缕。衬金虫紫凤,雅歌妙舞。一带银纱,若雾琼梅散雨。踏花去。问取玉人,春色来处。人醉花不许。又走马星桥,翠钿争路。画堂列俎。趁芳宵好客.....
摸鱼儿(其一)中秋旅寓,寂寥寡欢,对月抒怀,爰成斯制
清末近现代初·李炳灵
算悠悠、离家岁月,转眴蟾圆五度。良辰又屈中秋节,喜见冰轮缟素。愁欲诉。听笑语喁喁,是人家儿女,秋心如许。对半榻孤灯,今夕何夕,乱蛩鸣断础。帘低户。吟到坡仙水调,琼楼玉宇何.....
清平乐·寿彬斋四月二十八日
元·陈栎
清和天气。三荚萱犹翠。恰喜先生初度至。近迓薰弦佳致。几年人物彬彬。文华质实惟均。寿宿临之在上,龙溪文脉常新。
题青白菜图赠铁生
明·李英
传家青白凛寒冰,种得畦蔬积雪层。闻道三公曾不屑,灌园何但似于陵。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