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雪
破
窗
不
奈
西
风
冷
,
况
复
萧
条
一
敝
裘
。
疏
雪
飘
残
忧
国
泪
,
寒
更
敲
碎
贯
城
愁
。
悲
歌
劳
扰
惭
燕
士
,
坐
卧
浑
忘
是
楚
囚
。
四
海
寻
家
何
处
是
,
此
身
死
外
更
无
求
。
节气
写雪
抒情
思乡
忧民
译文
破旧的窗户无法抵挡西风的寒冷,更何况我身上这件破旧的大衣。
稀疏的雪花飘落,令人忧虑国家的泪水,寒冷的夜晚敲打着满城的忧愁。
悲壮的歌声让我感到困扰,我这位燕地的士人深感惭愧,坐着或躺着都忘记了我是被拘禁的楚国囚徒。
四海之内我寻找着归宿,哪里才是我的家?此生之外我无所追求。
赏析
这首诗《小雪》由明代诗人杨继盛所作,通过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复杂心境与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首联“破窗不奈西风冷,况复萧条一敝裘”,以破窗和敝裘为意象,形象地描绘了环境的凄凉与诗人的孤独。西风凛冽,破窗难挡,敝裘单薄,无法抵御寒冷,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又寒冷的氛围。颔联“疏雪飘残忧国泪,寒更敲碎贯城愁”,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雪花稀疏,仿佛是诗人忧国之泪的象征,寒夜的更声则敲击着整个城市的愁绪,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深深忧虑。颈联“悲歌劳扰惭燕士,坐卧浑忘是楚囚”,运用典故,将自己比作劳苦奔波的燕士和忘却自我处境的楚囚,表达了诗人虽身处困境,但依然不忘国家的责任与使命,同时也流露出一丝自责与无奈。尾联“四海寻家何处是,此身死外更无求”,诗人发问,四海之内何处才是自己的归宿?在生命的尽头,还有什么追求?这一问,既是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也是对国家未来的深深关切,体现了诗人对家国情怀的执着与忠诚。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和历史典故的运用,深刻揭示了诗人面对国家危难和个人困境时的复杂情感,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和对家国情怀的执着追求。
杨继盛
93首
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兵部员外郎。坐论马市,贬狄道典史。事白,入为户部员外,调兵部。疏劾严嵩而死,赠太常少卿,谥忠愍。后人以继盛故宅,改庙以奉,尊为城隍。著有《杨忠愍文集》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巫山一段云(其三)
宋·柳永
清旦朝金母,斜阳醉玉龟。天风摇曳六铢衣。鹤背觉孤危。贪看海蟾狂戏。不道九关齐闭。相将何处寄良宵。还去访三茅。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