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
雨
贺
黄
叔
厚
判
县
去
年
精
祷
雨
随
至
,
今
日
熏
香
雨
便
来
。
人
事
只
从
无
伪
见
,
天
心
端
可
至
诚
回
。
溜
匙
即
此
知
翻
雪
,
枵
腹
何
由
更
隐
雷
。
若
使
边
臣
充
此
意
,
凶
残
到
处
岂
难
摧
。
抒情和哲理
边塞和战争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阳枋的作品,名为《喜雨贺黄叔厚判县》。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写于春天的诗,表达了诗人对及时降临的春雨表示欢迎和感激之情,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政治清明、官员廉洁的期望。首句“去年精祷雨随至,今日熏香雨便来”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画。去年的细雨如同精心的祭祀,而今年则是熏香般的甘霖,表明了诗人对天气变化的敏感和喜悦。接着,“人事只从无伪见,天心端可至诚回”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哲理思考。诗人认为人间之事应当真诚无伪,而上天的心意也是值得信赖且回应真诚的。这不仅反映了古代文人对自然和宇宙秩序的敬畏之心,也透露出诗人对于人伦关系和政治清廉的理想。“溜匙即此知翻雪,枵腹何由更隐雷”这两句则是比喻。诗中提到的“溜匙”和“枵腹”都是古代用以观察天气变化的器具。这两句通过对比现实中的春雨与过去冬雪、隐雷之间的不同,表达了春天到来后自然界生机勃勃的景象,以及诗人对于新生活、新希望的期待。最后,“若使边臣充此意,凶残到处岂难摧”则是政治寄托。诗人通过对雨水普泽万物的描写,表达了如果边疆守臣也能充满这样的善良和清廉之心,那么那些凶残暴戾的事情自然就容易被消除。这一寄托深含着诗人对于社会安定与政治清明的美好愿望。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更重要的是,它通过对春雨的描写,传达了一种政治理想和对自然生命力的赞美之情。
阳枋
226首
原名昌朝,字宗骥。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