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
怀古
抒情
哲理
读书
写人
描物
佳节
亲情

译文

荆公在我鄞地当政,振兴了学校风气,提升了士人风范。
石台作为表率之处,楼王均为儒学宗师。
他留心于水利工程,详细记录在游历的笔记中。
无论是旱灾还是水灾,都关切到民众的疾苦,他往返奔波,劳心劳力。
当时实行的青苗法,给村里的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一旦他掌握了重要的权力,就期望能够恢复并扩大以前的功绩。
如果任用的人选不当,那么全国都会因此而受苦。
近世以来实行的社仓制度,是以先前的徽公为榜样而设立的。
即使是良好的法律和美好的意图,也可能会有弊端产生,这种问题永远都没有尽头。
社仓与青苗法,它们的得失或许并不相同。

赏析

这首清代陈劢的诗《读王荆公鄞县经游记有感》是对王安石在鄞县任职期间推行教育改革和水利措施的评价。诗中首先赞扬了王安石在当地兴办学校,激励士人的风气,称颂他的石台和楼阁作为儒家典范。接着,诗人提到王安石关注水利,详细记录了他的考察和实践,体现出他对百姓疾苦的关心。然而,诗中也暗示了王安石的青苗法虽初衷良好,意图惠及农民,但在执行过程中由于用人不当,导致全国范围内产生了怨声载道。诗人通过比较王安石的青苗法与后来的社仓制度,指出即使是良法,如果实施不当,也会产生流弊,两者之间的得失值得深思。总的来说,这首诗既肯定了王安石的政绩,也揭示了政策执行中的问题,体现了对历史人物和政策的深入反思。

猜您喜欢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寄芸敏京师
清·陈书(伯初)
北雁不来秋雨稀,湖云衔日游人归。轩窗卧愁诗又瘦,稻粱晚熟螯难肥。去年花黄蝴蝶飞,登堂别君觞交挥。诗书制序石林至,丰采映壁如云翚。我今不乐辞庭闱,君复流连淹帝畿。僧房独榻亦.....
幽居遣怀三首(其三)
宋·陆游
习气深知要扫除,时时褊忿独何欤。呼童不应自生火,待饭未来还读书。世态讵堪闲处看,俗人自与我曹疏。作诗未必能传后,要是幽怀得小摅。
饮龙头镇
明·谢肃
马上见晨月,堠路行逶迤。遂入龙头憩,沙洲带蒲荷。榆柳荫华屋,正暑凉飙多。怡然逢故老,邀我还其家。大儿击燕筑,小儿閒齐歌。黍酒劝客饮,勿辞令颜酡。维㫺至正末,日夜忧干戈。太.....
和柳子厚诗十七首(其七)卜筑西坞
宋·程俱
出处初漫浪,淹留失佳时。时英尽珠璞,宁复见谁差。一去四十年,伏枥久已疲。幸此岁将暮,穿云弄清漪。窈窕烟坞中,苍阴昼森垂。兹焉寄茅屋,横仄任所宜。谷口蘙杉竹,柴门畏人知。谁.....
柳闳展如子瞻甥也其才德甚美有意于学故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八字作诗赠之(其四)
宋·黄庭坚
任世万钧重,载言以为轩。空文误来世,圣达欲无言。咸池浴日月,深宅养灵根。胸中浩然气,一家同化元。
次韵顾次凤
宋·王灼
笔端文字照千春,仙籍班联透几尘。黄卷肯交同长物,白袍未信裹闲身。至言落落常难合,俗眼悠悠少识真。谁似江东顾夫子,月台对影只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