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
雨
骨
月
辞
来
久
,
天
涯
各
一
方
。
客
边
难
听
雨
,
枕
上
易
思
乡
。
多
病
惊
寒
早
,
无
眠
觉
夜
长
。
明
朝
如
览
镜
,
知
自
鬓
添
霜
。
思乡情感
写景抒情
季节
怀旧时光
译文
白话译文:我们已经分别很久了,现在各自在天涯海角。
白话译文:在异乡,听着雨声觉得格外难熬,躺在枕头上更容易思念家乡。
白话译文:因为身体多病,对寒冷的天气特别敏感,又因为无法入睡,感觉夜晚特别漫长。
白话译文:如果到了明天照镜子,就会发现自己的鬓角已经增添了白发。
赏析
这首诗《听雨》是明代诗人谢晋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独处异乡时的孤独与思乡之情。首联“骨月辞来久,天涯各一方”,开篇即以“骨月”这一意象,暗示时间的流逝与离别的痛苦,将读者带入一个远离故土、孤独漂泊的场景中。接着,“天涯各一方”则直接点明了诗人与亲人相隔遥远,无法相聚的现实,营造出一种空间上的疏离感。颔联“客边难听雨,枕上易思乡”,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在异国他乡,雨声成为触发思乡情绪的导火索,每当夜深人静,雨滴敲打屋顶的声音便如同家乡的呼唤,让诗人难以入眠,思绪万千。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难听雨”与“易思乡”相对比,凸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深切思念。颈联“多病惊寒早,无眠觉夜长”,诗人身体不适,加之寒冷的天气,使得夜晚显得格外漫长。这里的“多病”不仅指身体上的疾病,也暗含着心灵上的疲惫与忧伤。通过“惊寒早”和“觉夜长”的描述,诗人将个人的苦楚与外界环境的冷酷相结合,强化了孤独感和时间的无尽。尾联“明朝如览镜,知自鬓添霜”,诗人想象着明日醒来,仿佛对着镜子看到了自己头上的白发,这既是对自己年华老去的感慨,也是对岁月无情、时光易逝的无奈。通过这一形象的比喻,诗人表达了对生命短暂、青春易逝的深深忧虑。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诗人身处异乡、饱受思乡之苦的复杂心情,以及对人生无常、岁月流逝的深刻感悟。
猜您喜欢
早秋夜作
唐·韦庄
翠簟初清暑半销,撇帘松韵送轻飙。莎庭露永琴书润,山郭月明砧杵遥。傍砌绿苔鸣蟋蟀,绕檐红树织蟏蛸。不须更作悲秋赋,王粲辞家鬓已凋。
晚行舍后
宋·陆游
略彴东边一径深,杖藜行饭当登临。稷山并海出遥碧,禹穴生云成暮阴。残岁自兴游子感,少年谁解老人心。归来灯火参差夜,倦倚胡床续短吟。
次韵和康丈真率之集
宋·林季仲
行步敧危老病身,胜游那敢厕荀陈。试思珠履三千客,何似风雩六七人。雪意迟疑终未决,诗筒来往莫辞频。晓窗新得东君讯,已放梅梢一点春。
饮黄池朱友龙舍
宋·董嗣杲
换舟入里港,那惧江风横。今夕月色朗,天下呈圆镜。小舣蕃庶乡,夜灯万星映。倏逢可人情,立论不失正。挥毫喜相誉,笔势自遒劲。酒壶不住荡,斟酌各取性。不强亦不辞,此醉颇入圣。江.....
秋思二首(其二)
宋·陆游
日落江城闻捣衣,长空杳杳雁南飞。桑枝空后醅初熟,豆荚成时兔正肥。徂岁背人常冉冉,老怀感物倍依依。平生许国今何有,且拟梁鸿赋五噫。
广陵杂咏(其二)
清·吴山
一榻残书兼旅思,半窗镫火与疏钟。静看六代江南志,坐尽维扬夜雨浓。
次江州王知府叔坚韵(其六)
宋·张孝祥
谷帘酿酒极清美,风味大似主人翁。我有一尊正倾写,却思烟雨庾楼中。
秋思
唐·周贺
杨柳已秋思,楚田仍刈禾。归心病起切,败叶夜来多。细雨城蝉噪,残阳峤客过。旧山馀业在,杳隔洞庭波。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