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

绿
写景
山水
田园
抒情
秋景
自然情感
怀念之情
离别
送别
赞美
传赞
地方名胜

译文

旧叶飘落在梁溪之上,青山环绕着草堂。
这里的地形与锦里不同,但风景却像潇湘一样美丽。
竹林和树木疏密有致,蘋芜长得绿油油的,香气四溢。
几户人家遥隔在河浦那边,一条小路通向归庄。
鹤伴随着寻诗的杖影,鸥鸟随着载酒的航船飞翔。
树林中的雾气与庄园的色彩相互交织,帘影摇动映照着波光。
厚厚的苔藓覆盖了琴垫,轻柔的花瓣点缀在笔床上。
听到樵夫唱着歌去伐木,渔夫唱着歌停下了划船的工具。
吟诗的思绪在清秋时最为浩渺,读书的声音在白昼时最为悠长。
村庄被半片烟雨所遮掩,两岸则是水云乡的美景。
永远望着这里,情感无法停止,频繁地来此让我与这里的忧虑共存忘却。
希望能摆脱尘世的琐事,来这里与你们一起咏唱沧浪之歌。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江南山水画卷。开篇“旧叶梁溪上,青山带草堂”以简练之笔勾勒出一幅山水相依、草堂掩映的画面,透露出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之美。接着,“地形殊锦里,风景似潇湘”,将此处的景致与著名的锦里、潇湘之地相提并论,赞美其独特的美丽。“竹树疏还密,蘋芜绿更香”两句,通过竹树的疏密变化和蘋芜的香气,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随后,“几家遥隔浦,一径别归庄”则描绘了远处村落与近处小径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悠远而亲切的氛围。“鹤伴寻诗杖,鸥随载酒航”运用拟人手法,赋予鹤、鸥以情感,生动地表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接下来,“林霏浮墅色,帘影动波光”通过林间的雾气和倒映在水面上的屋影,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神秘。“苔厚封琴荐,花轻点笔床”则通过苔藓覆盖的琴台和花瓣轻轻落在笔床上的细节,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最后,“樵歌知伐木,渔唱罢鸣榔”以樵夫的歌声和渔人的号子,展现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场景,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生活场景的生动刻画,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充满了浓厚的田园诗意和人文关怀。

猜您喜欢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题程世洪栖云楼
明·孙一元
楼上閒云万顷漫,爱云长日倚阑干。岩花半落岚光重,木叶乱鸣江雨寒。野老自甘泉石味,儿童时进蕨薇盘。閒来更觉青山好,湘簟疏帘静里看。
醒园茶楼联
清·吴恭亨
忍独为醒;有如此园。
洛桥北亭诏饯诸刺史
唐·张说
离亭拂御沟,别曲舞船楼。诏饯朝廷牧,符分海县忧。股肱还入郡,父母更临州。扇逐仁风传,车随霖雨流。恩光水上溢,荣色柳间浮。预待群方最,三公不远求。
送大巡吴公赴江西
明·尹台
银鞍骢马紫缨垂,赋别还同把玉卮。法从今朝辞日驭,使华若处驻霜麾。西江天净鱼龙水,南浦风凋鸟鹊枝。此去阳君随绣斧,应知白屋少颦眉。
馀杭醉歌赠吴山人
唐·丁仙芝
晓幕红襟燕,春城白项乌。只来梁上语,不向府中趋。城头坎坎鼓声曙,满庭新种樱桃树。桃花昨夜撩乱开,当轩发色映楼台。十千兑得馀杭酒,二月春城长命杯。酒后留君待明月,还将明月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