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行
微
月
破
黄
昏
,
孤
吟
役
旅
魂
。
渔
灯
寒
照
水
,
野
树
暗
藏
村
。
过
雁
飞
还
语
,
栖
乌
止
复
喧
。
客
途
无
限
意
,
寂
寞
向
谁
言
。
写景抒情
秋日江景
旅途思乡
自然景物
译文
微弱的月光照亮了黄昏,独自吟咏使旅人的心绪沉静下来。
渔船上的灯光寒冷地映照在水中,远处的野树中隐藏着村落。
飞过的雁群在归巢时发出声响,栖息的乌鸦在喧闹中又重新安静下来。
旅途中充满了无尽的情感和思绪,寂寞的我该向谁诉说呢?
赏析
此诗描绘了夜晚江行的孤独与深沉之感。首句“微月破黄昏”以细腻笔触勾勒出夜幕初降的景象,月光微弱,打破黄昏的宁静,为全诗定下了一种淡淡的忧郁基调。接着,“孤吟役旅魂”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疲惫,仿佛在寂静的夜晚,只有诗人的声音回荡在旅途中,与外界形成鲜明对比。“渔灯寒照水,野树暗藏村”两句,通过渔灯和野树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江边的冷清与幽静。渔灯在水中摇曳,照亮了水面,也照亮了诗人的心境;而远处的野树和村庄则在夜色中若隐若现,增添了几分神秘与遥远感。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也映射出诗人对远方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过雁飞还语,栖乌止复喧”则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和谐。大雁南飞,偶尔传来几声鸣叫,似乎在诉说着迁徙的艰辛与自由的渴望;而乌鸦在枝头歇息,时而发出嘈杂的声音,又给这宁静的夜晚带来了一丝生机。这两句通过动物的行为,巧妙地传达了自然界中的秩序与动态,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对生命意义的思考。最后,“客途无限意,寂寞向谁言”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诗人身处旅途,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既有对未来的期待,也有对过去的回忆,更有对当下孤独的感慨。然而,在这茫茫人海中,又有谁能真正理解并分享这份情感呢?这一问,既是对读者的发问,也是诗人对自己心灵深处的自问,表达了在旅途中寻求共鸣与理解的渴望。整首诗通过对夜晚江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内心世界和对自然、人生的深刻感悟,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猜您喜欢
绝句四首(其一)
宋·陈师道
秋床归卧不缘愁,病与衰谋作老仇。数树直青能尔瘦,一轩残照为谁留。
望远行
明末清初·屈大均
一朵青山一朵愁。飞瀑泪争流。夕阳更作一天秋。谁忍上高楼。花已落,不须春。镜台交与流尘。玉颜难再是西秦。魂梦且教逐行云。命薄古如此,枉用湿罗巾。
用渭清韵再寄长驭
清·庞垲
载酒金台别故人,书来隔岁感愁身。却看杨柳怀他日,欲寄梅花非我春。野润鹊田迷古井,流澌瓠子怅前津。颠毛及尔垂垂老,无计同归住比邻。
答曾清甫(其一)
宋·张埴
看花都是梦,听雨甚于秋。白石年年烂,黄金日日愁。有馀刍一束,不足橘千头。我醉如眠尔,何须百尺楼。
秋暮寄怀孟畹
明·黄淑德
孤馆萧条落叶红,故人遥隔水云东。追思往事浑如梦,转觉豪华总是空。径草乱垂犹带露,庭花渐老不禁风。愁怀缕缕凭谁诉,閒倚阑干数断鸿。
即目
唐·李商隐
地宽楼已迥,人更迥于楼。细意经春物,伤酲属暮愁。望赊殊易断,恨久欲难收。大埶真无利,多情岂自由。空园兼树废,败港拥花流。书去青枫驿,鸿归杜若洲。单栖应分定,辞疾索谁忧。更.....
赠欧阳詹
唐·牟融
为客囊无季子金,半生踪迹任浮沈。服勤因念劬劳重,思养徒怀感慨深。岛外断云凝远日,天涯芳草动愁心。家林千里遥相忆,几度停车一怅吟。
水调歌头(其二)次袁仲机韵
宋·朱熹
长记与君别,丹凤九重城。归来故里,愁思怅望渺难平。今夕不知何夕,得共寒潭烟艇,一笑俯空明。有酒径须醉,无事莫关情。寻梅去,疏竹外,一枝横。与君吟弄风月,端不负平生。何处车.....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