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
海
珠
寺
(
其
四
)
绿
树
微
遮
两
岸
分
,
楼
台
隐
映
隔
江
津
。
机
心
自
息
鸥
盟
我
,
俗
客
难
寻
老
是
宾
。
临
水
清
秋
开
罨
画
,
濯
缨
深
夜
动
星
辰
。
文
溪
逝
水
东
流
远
,
犹
有
馀
波
属
后
人
。
写景
山水
抒情
秋天
动物
鸥鸟
赞美
地点
海珠寺
写水
译文
两岸绿树微微遮掩,楼台在江津处隐约显现。
鸥鸟与我结盟,机心的喧嚣自然平息。
临水之地,清秋时节展开如画卷般的景色,深夜中洗涤头冠,仿佛星辰在动。
文溪的流水逝去,向东流去,但它的余波仍然属于后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海珠寺周边环境的宁静与自然之美,以及诗人在此地的心境感受。首句“绿树微遮两岸分”以绿树为背景,巧妙地将两岸景象区分开来,营造出一种层次感和空间感。接着,“楼台隐映隔江津”进一步渲染了景致的幽静与神秘,楼台在江对面若隐若现,增添了几分梦幻色彩。“机心自息鸥盟我”一句,诗人将自己的心境与自然界的鸥鸟相联系,表达了内心的平静与对自然的亲近。“俗客难寻老是宾”,则通过对比,强调了自己作为“老是宾”的身份,即常客或知音,暗示了对世俗的疏离和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向往。“临水清秋开罨画”描绘了秋天临水的景色,如同展开的一幅精美的画卷,充满了诗意和艺术感。“濯缨深夜动星辰”则展现了夜晚的静谧与星辰的闪烁,诗人仿佛在水中洗涤心灵,与星辰对话,达到了心灵的净化与升华。最后,“文溪逝水东流远,犹有馀波属后人”两句,既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也是对未来影响的期待。文溪的水流向东而去,象征着历史的前进,而诗人的作品和思想,如同余波,将继续影响后来者,传递着智慧与情感。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揭示,展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猜您喜欢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醒园茶楼联
清·吴恭亨
忍独为醒;有如此园。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
送大巡吴公赴江西
明·尹台
银鞍骢马紫缨垂,赋别还同把玉卮。法从今朝辞日驭,使华若处驻霜麾。西江天净鱼龙水,南浦风凋鸟鹊枝。此去阳君随绣斧,应知白屋少颦眉。
西雨轩
明·袁华
拄笏朝看爽气生,捲帘晚见湿云横。漏天未补娲皇石,噀酒俄倾蜀客觥。阊阖风来先拂奥,桑榆日薄又开晴。载歌暮捲西山雨,始信王郎负盛名。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西畴诗老贻白鱼一双七叠手字韵谢之
清·吴之振
黄犊长子孙,放浪溪山久。江南千石鱼,利较力田厚。蓑笠乞网师,笭箵结溪友。相逢菰芦间,不复问谁某。女阳西郭西,古城上培塿。一卷冰雪诗,得自钱手。未许掩瑕瑜,底用饰疵垢。贻.....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