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
朝
青
山
不
似
岁
华
老
,
白
酒
最
于
鸥
鸟
亲
。
十
事
九
休
书
作
祟
,
百
无
一
有
砚
生
春
。
贫
中
只
是
寻
常
日
,
醉
里
何
知
见
在
身
。
却
喜
东
风
公
道
在
,
池
塘
吹
绿
涨
痕
新
。
写景抒情
田园山水
读书惜时
春天写景
动物写意
赞美自然
译文
“青山不似岁华老,白酒最于鸥鸟亲。”
“十事九休书作祟,百无一有砚生春。”
“贫中只是寻常日,醉里何知见在身。”
“却喜东风公道在,池塘吹绿涨痕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士人在春日里对自然景物的观察与感悟,通过山、酒、鸟等元素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青山不似岁华老”,表达了山川永恒不变的哲思,与年华流逝形成鲜明对比。白酒与鸥鸟相亲,则是借助自然景象来抒写诗人对饮酒这一行为的喜爱,似乎在说,只有白酒才能够理解他,甚至连鸟儿也愿意陪伴。“十事九休书作祟,百无一有砚生春”,则是描述诗人在闲适中寻找精神寄托。书写成章,成为可以传诵的经典;而砚台上生出墨香,似乎也能唤醒春天的气息。“贫中只是寻常日”,表明诗人的内心并不因物质贫乏而有所改变,每一天都是平常无奇。然而在“醉里何知见在身”这句话中,却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忘却自我的境界,仿佛在醉酒之中找到了另一种存在的意义。最后,“却喜东风公道在,池塘吹绿涨痕新”,诗人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东风不仅带来了生机,也让池塘中的水藻变得更加鲜活,这种自然景观的更新更替,似乎也给了诗人内心的一种慰藉。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位士人的闲适生活与超脱尘世的情怀。
方岳
1488首
词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猜您喜欢
溪上
元末明初·蓝智
青裙妇女采茶苦,白发老人烧笋甘。松寺雨晴宜晚步,杏花风暖重春酣。
赏春
唐·姚合
闲人祗是爱春光,迎得春来喜欲狂。买酒怕迟教走马,看花嫌远自移床。娇莺语足方离树,戏蝶飞高始过墙。颠倒醉眠三数日,人间百事不思量。
再次韵赵帅见寄三首(其二)
宋·陈造
前欢已悔东隅失,后约如前敢再违。连夜扬州昔年梦,小梅清瘦杏花肥。
次韵简林绍先诸友三首(其一)
宋·俞德邻
宦路风波渺望洋,几人赤马旦蒙霜。便便懒是誇经笥,嗑嗑从渠笑酒囊。花柳春风朝步屧,菰蒲春水夜鸣榔。人间别有桃源路,肯为浮荣替戾冈。
初秋次李古砚韵
明·区越
世味投闲自解颐,橘林瓜圃信吾之。诗来古砚经频涤,雨歇荷衣及早披。岂为习池多逸兴,亦知莲社有幽期。新蝉未觉繁双耳,喜信凉飙步履迟。
双清堂诗为石民瞻赋
宋·俞德邻
黄尘没马腹,洪涛喷鹢首。是身如转蓬,随风任飞走。归来丘壑中,高袖拄笏手。床头一束书,壁下一壶酒。暴背对青山,杖藜从白叟。乃知羲皇上,何尝离北牖。民瞻真可人,青岁纡墨绶。一.....
贺李万州守夔(其二)
宋·阳枋
渊渊圣道浩津涯,万里寻师暮景斜。滥吹丛中情懒散,弹冠镜里发爬髿。苍龟已卜林间屋,青犊还逢关上车。未得乞符求换骨,借閒读易傍梅花。
答霍益芳自山中寄怀
明·卢龙云
名山多副墨,水石更堪娱。嗜古翻成癖,探奇却类迂。我犹淹拙宦,君亦著潜夫。意气应相许,何能学破觚。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