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
写景
春天
怀古
抒情
酒家
酒客
庐山风景

译文

温暖的季节驱走寒冷,春天的主宰渐渐显现。
我悲伤地游历海岛,你却说安居在柴桑。
雪山的颜色随高处延伸,冰块的声音在古老的池塘中回响。
草根微微透露出翠绿,梅花半开带着霜冻的痕迹。
酒市上流浪者众多,渔家的夜晚航行频繁。
庐山的云雾环绕着房屋,鄱阳湖的波浪冲击着岸边。
嫩绿的柳枝摇曳,红色的蔬菜芽儿散发着香气。
凤凰城已经远去,鹦鹉的诗篇想必更加激昂。
期待着龙离开池沼,不再担忧大雁失去行列。
那双剑的气息不应常在斗牛星座旁停留。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早春景象,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自然美景的赞美。首句“暖律变寒光”表现出冬去春来的季节转换,“东君景渐长”则是对春天日长夜短的描写。接着“我悲游海峤,君说住柴桑”表达了诗人因友人的离别而产生的悲伤之情,以及朋友对其安慰的话语。“海峤”常用来比喻远行或漂泊,“柴桑”则是居所的代称。“雪色随高岳,冰声陷古塘”中,“雪色随高岳”形象地描绘了雪覆盖在高山上的景致,而“冰声陷古塘”则传达了一种静谧与深远之感。这里的“雪色”和“冰声”,分别对应着视觉和听觉,增强了诗句的画面感。“草根微吐翠,梅朵半含霜”展示了春天初生的生机,绿意盎然的草根与尚未完全解冻、霜花交织的梅花,表现出大自然复苏的美丽景象。“酒市多逋客,渔家足夜航”则描绘了一种社会生活的场景。“逋客”指的是流离失所的人,“渔家”是渔民的家,“足夜航”则表明他们即使在夜晚也要出海捕鱼,反映了当时人民的艰辛生活。“匡庐云傍屋,彭蠡浪冲床”通过对房屋与自然环境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宁静而又有些许野趣的居住景象。“匡庐”是古代的竹制建筑,“彭蠡”是一种水生植物,用以形容水波。“绿摆杨枝嫩,红挑菜甲香”继续描绘自然美景,其中“杨枝嫩”形容柳树初长时的柔弱,而“红挑菜甲香”则是对春日蔬菜萌芽时的生动刻画。“凤皇城已尽,鹦鹉赋应狂”中,“凤皇城”往往用来比喻宏伟或神话中的建筑,而这里说它“已尽”,可能在表达一种物是人非或者时代变迁的感慨。接着的“鹦鹉赋应狂”则可能是在描绘某种诗歌创作的灵感与激情。最后,“伫见龙辞沼,宁忧雁失行。不应双剑气,长在斗牛傍”,这里的“伫见龙辞沼”可能是对自然景观的一种超然之感,而“宁忧雁失行”则表达了一种对于时光流逝、事物易逝的忧虑。接着的“不应双剑气,长在斗牛傍”,“双剑气”可能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坚定与勇敢,而“长在斗牛傍”则是在表达一种对于英雄事迹或壮丽景色永存的期望。整首诗通过对春天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和对友人的思念,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以及他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

韦庄

374首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汉族,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文昌右相韦待价七世孙、苏州刺史韦应物四世孙。韦庄出身京兆韦氏东眷逍遥公房。早年屡试不第,直到乾宁元年(894年)年近六十时方考取进士,任校书郎。李询为两川宣瑜和协使时,召韦庄为判官,奉使入蜀,归朝后升任左补阙。天复元年(901年),韦庄入蜀为王建掌书记,自此终身仕蜀。天祐四年(907年),韦庄劝王建称帝,任左散骑常侍,判中书门下事,定开国制度,举荐张道古等忠直文人。官终吏部侍郎兼平章事(宰相),卒谥“文靖”。宋代张唐英撰《蜀梼杌》曾高度评价:“不恃权,不行私,惟至公是守,此宰相之任也。”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其诗多以伤时、感旧、离情、怀古为主题;其律诗圆稳整赡、音调浏亮,绝句情致深婉、包蕴丰厚,发人深思;其词多写自身的生活体验和上层社会之冶游享乐生活及离情别绪,善用白描手法,词风清丽。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汉族,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文昌右相韦待价七世孙、苏州刺史韦应物四世孙。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山居即事
明·刘宗周
病躯三月裌衣寒,高卧袁安带雪看。春到落花风细细,晓披仙药露漫漫。穷探幽胜凭藜杖,自数行藏付鹖冠。吾道只今输陋巷,息肩应指白云端。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南阳春日十首(其一)
宋·陈舜俞
城头古木未知春,官柳柔条日日新。门巷旋开沽酒市,郊原便有踏青人。风烟乍入禽初好,网罟犹多雉肯驯。拟为芳时对樽斝,愧无心事乐天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