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抒情
离别送别
情感表达
赞颂友情
山水田园
秋天景色
励志
劝勉

译文

雨滴如花、烟雾环绕绿柳,靠江的小村庄显得凄清,漂泊在外只能借酒浇愁。
离别时忍不住流下许多眼泪,回头望去又怕更加伤感。
我是孟尝君的三千门客之一,你则是宁王的五世孙。
现在国家复兴,根基稳固,不要带着憔悴的面容进入京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送别的场景,诗人在江边村落之中,目睹雨花与烟柳交织的意境,心中充满了离别的哀愁。"流落天涯酒一樽"表达了诗人独酌以遣愁绪的画面,同时也透露出对友人的深情。"分首不辞多下泪"和"回头唯恐更消魂"则显示出送别之际,诗人心中的不舍与忧虑。泪水纵横,不忍心再看一眼,生怕转身后朋友的身影就此消逝。接着,诗人自称为孟馆三千客,君乃宁王五代孙,这里显示了对友人的尊崇和仰慕,同时也映衬出友人非同小可的地位。"正是中兴磐石重"一句则是在表明一个历史时期的重要性,或许暗指朋友即将面临的重大责任。最后,"莫将憔悴入都门"则是诗人对朋友的叮咛,希望他不要把忧愁带进繁华都市,这既是对友人的关怀,也是对未来的美好祝愿。整首诗流露出浓郁的情感和深厚的友情,是唐代送别诗歌中颇具代表性的一首佳作。

韦庄

374首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汉族,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文昌右相韦待价七世孙、苏州刺史韦应物四世孙。韦庄出身京兆韦氏东眷逍遥公房。早年屡试不第,直到乾宁元年(894年)年近六十时方考取进士,任校书郎。李询为两川宣瑜和协使时,召韦庄为判官,奉使入蜀,归朝后升任左补阙。天复元年(901年),韦庄入蜀为王建掌书记,自此终身仕蜀。天祐四年(907年),韦庄劝王建称帝,任左散骑常侍,判中书门下事,定开国制度,举荐张道古等忠直文人。官终吏部侍郎兼平章事(宰相),卒谥“文靖”。宋代张唐英撰《蜀梼杌》曾高度评价:“不恃权,不行私,惟至公是守,此宰相之任也。”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其诗多以伤时、感旧、离情、怀古为主题;其律诗圆稳整赡、音调浏亮,绝句情致深婉、包蕴丰厚,发人深思;其词多写自身的生活体验和上层社会之冶游享乐生活及离情别绪,善用白描手法,词风清丽。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汉族,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文昌右相韦待价七世孙、苏州刺史韦应物四世孙。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猜您喜欢

净师别于鼓山二十馀年矣顷复相过抚今感旧赋呈
清末近现代初·陈宝琛
横街诗梦卅年痕,又向王城话水村。小草出山惭欲死,孤云恋日黯无言。人间龟筴从何问,泉下韦弦定几存?谁信相随衾影地,哀时长有独醒魂。
次韵韩毅伯别许宣教
宋·王炎
自说羁怀老更慵,淮山入梦碧丛丛。一尊醽醁人将别,三叠阳关曲易终。此去若无鸿雁信,相望未免马牛风。耕云钓月平生事,我亦谋归古歙中。
姜侯携酒过资寿寺中
明·傅汝舟
三年不到娱溪上,千里相逢沧海间。入寺杯盘留夜月,出城车马动秋山。松阴密傍星河转,鹤影低随灯火还。野客明时甘老去,劝君青鬓莫投閒。
寄华亭博士傅鼎
明·许天锡
酷怜仙迹旧苍苔,世网那能一面开。十载尘埃人易老,五更风雨梦初回。春花东阁垂垂树,明月西楼滟滟杯。何似云间双白鹤,数声相和更归来。
寄尤溪刘环经历
明·朱浙
把袂他年君别我,题诗今日我思君。只应共照三秋月,何处相逢一片云。世事都成蕉鹿梦,野情已入海鸥群。旧游回首人千里,翠壁丹枫夕霭曛。
次妹第一百五十五
宋·文天祥
天际伤愁别,江山憔悴人。团圆思弟妹,传语故乡春。
庸斋再赋予亦再和
宋·高斯得
苕滨衰白一羁人,五玷皇华遣使臣。已自无恩及南楚,那能有福散东闽。预忧刺史声名减,不称君侯佳句新。踏遍山川成底事,徒令沮溺笑知津。
初还雷峰示诸子
明·释函是
七贤远别成何事,三老重来信有因。若与交臂新交臂,吾犹昔人非昔人。老榕垂荫酬初地,弱柳沿溪似旧津。再礼慈云深自省,肯教狼藉故园春。